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以鑑識科學追蹤鯨魚來源
102/11/06
瀏覽次數
10144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DNA科技不只是偵查刑案的利器,在保育生物上都派得上用場。
話說日本是捕鯨大國,一再抗拒各種限制捕鯨的國際壓力。直到最近幾年,才具體表現出保育鯨魚的誠意。最近美國加州大學與奧利岡州立大學的學者合作,到日本市場中購買鯨魚肉,帶回實驗室做DNA分析。他們不只可以確定鯨魚的物種,還可以確定鯨魚的身世。分析結果顯示,他們採集的250件標本,分別來自北太平洋的201頭小鬚鯨。但是,其中接近一半(46%)似乎生活在日本海海域,屬於聯合國1980年代就宣布應保育的族群。專家相當憂慮,因為南韓也在那裡捕鯨。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9年11月,443期,78 ~ 81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5/15
眼見為憑?破解 AI 假照片的關鍵線索
吳孟倫
|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儲存書籤
114/08/31
冷氣也能退休?從生物氣候建築與被動式設計學習如何永續發展
張又升教授
|
國防大學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
儲存書籤
114/07/31
一棟會自己發電的建築:智慧微電網,為臺灣電力系統帶來新解方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7/31
從黑潮找電力,從鯨豚找答案 能源轉型走向海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