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屯鳴地動-探索大屯火山群

106/11/30 瀏覽次數 3317

夕陽西下,夜幕低垂,我們站在大屯火山助航站海拔1,077M高的地方,這裡是台灣知名夜景觀賞點之一,可鳥瞰往南觀望整個大台北盆地,燈光閃熠,映入眼簾,反映了都市的燈光繁華。大屯火山群位處於台北盆地正北方,高聳蓊鬱,面積闊達250平方公里,主要由七星山、紗帽山、竹子山、磺嘴山等火山組成,橫跨台北市與新北市,擁有豐富的硫磺礦、溫泉與地熱等資源,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我們對地殼底下的秘密,越探越發明朗。以往,我們根據過去地質調查顯示,推估最後一次噴發約一、二十萬年前,因此被認為是休火山甚至死火山,但近期於七星山夢幻湖內岩心裡採到了6,000年的火山灰,則指出大屯山最後一次噴發可能發生在5,000至6,000年前;並根據林正洪博士帶領的大屯火山觀測站研究團隊,利用大屯火山群40個地震觀測站的監測資訊,以及火山氣體-氦同位素氣體之偵測,推估出萬里金山一帶底下有個四分之一個台北市大小的岩漿庫,各種跡象顯示大屯火山群名副其實的就是一座活火山。最高峰七星山與大油坑是目前大屯火山活動最活躍、也是最有可能的下個火山爆裂口,只與台北市101高樓都會區僅相距15至20公里。

 

在亞洲,和我們一樣坐落於太平洋火環帶的日本,活火山即有數百座,每年噴發總次數高達上千次;較為南緣的台灣與日本相比,火山活動的現象雖然較不劇烈,未來是否可能上演一場火山災害的事件呢?火山噴發的形式依岩漿的黏度、二氧化矽含量、基性或酸性、及其所含氣體的多寡來區分,可大致歸類為寧靜式噴發和爆炸式噴發。大屯火山群為安山岩質,屬於較為稠黏的特性,氣體擴散較不易,容易因氣體聚集擠壓造成典型的爆炸式噴發,若大屯火山再度活動,高溫快速的熱熔岩及碎屑流翻滾而下,首當其衝即是士林區與北投區,火山熔岩與火山碎屑流如果流向關渡隘口,堵塞淡水河出海口,將造成台北盆地大淹水;火山灰依據氣候條件,可能波及台灣全島與鄰近國家,另外還有酸雨、火山泥流、火山灰、火山彈、地震、硫磺噴氣等災害持續擴大影響著,這些都是推測可能會發生的情形。幸運的是,火山爆發,並非像地震一樣,突如其來的無法預測,從大屯火山觀測站內的科學家們所蒐集多種專業監測資訊,足以即時發現火山噴發前兆以保護與疏離民眾。

 

民國100年10月,政府為了可同時採用多種不同地球科學方法來全面掌握大屯火山活動的特性,由科技部(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內政部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之菁山自然中心,共同成立了Taiwan Volcano Observatory-Tatun (TVO)大屯火山觀測站,整合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及中央大學等過去分析研究成果,建立起各項即時火山監測系統。根據日本、美國、義大利、紐西蘭、印尼、冰島等國家監測火山活動的經驗,設置最具指標性的地震監測、地球化學分析、地殼變形、地溫測量、火山氣體氦同位素監測、二氧化碳監測、溫泉水酸鹼值監測、傾斜儀監測與GPS監測等系統,另外還有小油坑即時影像等,隨時掌握和觀察大屯火山群的動態數據。

 

本展除了帶領觀眾認識火山,也邀請您進一步了解科學家們在大屯火山觀測站持續監測火山活動的工作。而火山帶來的不會僅有災害,當我們透過科學家們理解火山,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火山活動所造就的地景地貌、溫泉促進觀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可滋養肥沃的農作物,地熱更可開發用來發電,這些天然的火山資源為生活帶來了許多益處。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林正洪研究員
視覺設計: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林正洪研究員
 
著作權
見展示圖文標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