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味覺的分子基礎
103/01/08
瀏覽次數
11707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哺乳類有色聲香味觸5種感官,其中嗅覺(香)與味覺都由化學分子激發。味覺有5種:甜、苦、甘、鹹、酸。舌頭上,每一種味道都有特化的味蕾負責偵測:甜、苦、甘味蕾以蛋白質受體與食物中的特定分子結合;鹹、酸味蕾則是由食物的離子直接刺激,產生神經衝動。對於甜、苦、甘3種受體蛋白質的構形、功能、基因,科學家已有完整的知識。
但是,對於特定味覺,不同的物種有不同偏好。1970年代,學者就發現家貓對於甜食並不熱中,與狗完全不同。可是貓的苦、甘、鹹、酸等味覺,似乎與人類沒有太大差異。而且不只家貓,老虎、獵豹等貓科動物也對甜食不感興趣。2005年,大陸旅美學者李霞發現家貓的基因組中,製造甜味受體的兩個基因有一個因突變而「死亡」:不再製造蛋白質。因此貓對甜味不感興趣,是因為牠們的甜味受體不正常。
李霞推測,動物對於味道的敏感程度,與味覺受體基因以及食性有密切的關係。例如貓科動物是純粹的肉食動物,而獵食是費力、危險的活動,要是再挑食的話,無異縮限了食料範圍,喪失甜味覺不啻解放。另一方面,海獅、海豚的進食方式也讓味覺無所發揮:牠們吞食魚兒,並不咀嚼。解剖學家早就發現牠們口腔中的味蕾數量已大幅減少。
現在李霞等人另外分析了12個物種的味覺受體基因,其中7個屬於食肉目。他們發現,凡是純粹的肉食動物(如斑點鬣狗),都像家貓一樣喪失了一個甜味基因,而海獅、海豚連甘味基因也喪失了。瓶鼻海豚的基因組裡,甚至連已知的苦味基因都不完全。
根據演化論,與生存或生殖關係不大的基因,因突變而退化、喪失功能,是應有之義。在生物界,退化是常見的現象。退化的適應價值是:把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2年5月,473期,80 ~ 83頁
味覺(12)
退化(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