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畜產生物科技:性別鑑定
92/12/10
瀏覽次數
13831
蕭振文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生理組
東方的民族普遍認為男性擔負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所以多少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為了達成此天賦使命,不管是民間偏方或是另類醫學,甚至藉由宗教神力,不外乎想掌握生兒育女的自主權。目前,人類應用性別鑑定技術,主要是希望在胚的早期發育階段,即能診斷出性聯遺傳的疾病並有效地加以預防,避免生出有遺傳缺陷的嬰兒。在畜產動物方面,應用性別鑑定技術來選性繁殖,則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例如酪農需要母牛來生產牛乳,而供應精液的種畜公司,則期望獲得品種優良的種公畜來生產精液。因此,性別鑑定技術不論應用在人類或是畜產動物,均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性別鑑定的方法
生殖細胞的性別鑑定,可以藉由精子與著床前的胚來著手。精子的性別鑑定,可利用精子分離儀來篩選帶有Y-或X-染色體的精子。其原理是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所含的去氧核醣核酸(DNA)較帶Y-染色體的精子為多,利用能夠與精子頭部DNA結合的螢光染色劑處理後,藉由產生的螢光量高低差異而加以分離篩選。目前已應用在體外受精系統中,雖然精子分離儀的分離效率每秒可達五千隻精蟲(每小時約一千八百萬隻),分離的準確性亦達90%以上,然而其分離效率尚有極大的改進空間,特別是在可提升分離速度的高速噴頭方面的改良。在國外,目前精子的分離仍局限於研究測試及小規模的動物試驗階段,將來如果能改良精子分離儀的效能,進而大幅降低分析成本,在畜產動物領域將極具應用潛力。
著床前動物胚的性別鑑定方法有數種,包括:染色體圖譜分析、存在於雄性動物胚表面H-Y抗體的測定、X-染色體酵素量的測定及利用Y-染色體特異探針進行雜交反應等。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時,卻面臨了試驗步驟繁瑣、準確性及敏感度不足、需要特殊技術及儀器設備等因素而不易實際應用。近年來,因為分子生物技術的快速進展,加上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的發明,使原本極為微量的DNA樣品,能夠在數小時的反應時間內大量的複製,因此只要應用顯微操作技術,抽取少許的胚葉細胞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即可快速準確地分析出胚的性別,達到控制家畜後代性別的目的。
染色體圖譜分析,是根據雄性動物的性染色體是XY,雌性動物的性染色體則是XX。採集部分的胚葉組織,經過培養後固定有絲分裂的細胞,進行細胞核的染色體標本製備,再根據呈現的XX、XY染色體組合來判定胚的性別。
H-Y抗原是雄性哺乳動物細胞膜所特有的蛋白質,雌性動物的細胞膜上沒有這種抗原。檢測胚的細胞膜上是否存在H-Y抗原,即可鑑定胚的性別。利用這種免疫學方法進行性別鑑定又可分為:
細胞毒性法
將胚培養於添加補體和H-Y抗體的培養液中,觀察胚能否存活。如果胚含有H-Y抗原,會產生免疫反應,使胚的發育受阻或發生溶解死亡,此即為雄性胚。如果不含有H-Y抗原,則胚可以持續發育,此即為雌性胚。此方法的缺點是雄性胚將受到破壞而致死,無法保留有價值的雄性胚。
間接免疫螢光法
由於上述細胞毒性法的缺點,科學家研發使用螢光染色劑來標定檢測的抗體。首先將包覆在胚外圍的透明帶去除,將胚葉細胞與H-Y抗體一起培養,然後再與螢光染色劑標記的第二抗體共同培養,最後利用螢光顯微鏡檢查螢光的產生與否。會產生螢光的胚是雄性胚,反之則為雌性胚。本法的優點是不會破壞雄性胚,也不會影響胚的存活。
X-染色體酵素量的測定是雌性胚的性染色體組合為XX,較雄性胚多一個X-染色體。因此測定在X-染色體上特定酵素的含量差異,即可判定胚的性別。
部分的研究指出,哺乳動物胚的發育速率具有性別的差異性。利用體外培育技術生產的試管牛胚,發現在胚發育早期階段雄性胚的發育速率比雌性胚快。而體外培育的小鼠胚也發現有相同的現象。為增加母牛排卵數目先以促進卵巢排卵的激濾泡素荷爾蒙處理,進行配種授精後第七天再將這些胚沖洗出來,結果發現發育較快的胚中約有70%是雄性胚,而發育最慢的胚中約有70%是雌性胚。
在哺乳動物已發現一些僅存在於Y-染色體上的DNA序列,例如Sry基因,是睪丸決定因子。這些DNA序列可以做為胚性別鑑定時雜交反應的探針。利用顯微操作技術抽取少許胚葉細胞,與經過標定的探針進行雜交反應,最後由有無呈現雜交訊號來判定胚的性別。
聚合酶連鎖反應是一種在試管內反應的技術,可以將某一特定的DNA進行增殖。本法利用X-與Y-性染色體上DNA組成的差異,篩選出只存在於Y-染色體上的DNA序列,提供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時黏接到雄性胚的性染色體上,進而複製出只存在於雄性胚的DNA產物,此一小段DNA即稱為引子。引子是單股的DNA序列,可與模板上的DNA序列互補。
在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性別鑑定時,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了性染色體上的DNA模板、DNA聚合酶、去氧核酸三磷酸、引子及反應時所需的緩衝液等。在適當的反應條件下,引子可黏合到已加熱變性成單股的DNA模板上,配合DNA聚合酶的作用及各種反應物以進行DNA的增殖。反應時,DNA的合成一直重複,每一個新合成的新股DNA即變成下一次反應時的模板,於是標的DNA序列不斷地增殖產製。
在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進行胚的性別鑑定時,因為偵測的胚葉細胞數很少,所以對敏感度的要求甚高。胚因為性別鑑定而進行顯微操作,多少會影響胚移置後的存活率。顯微操作後的胚經過冷凍再解凍,胚移置後的懷孕率較未經過顯微操作的冷凍胚低了約10%。目前國內經顯微操作後的冷凍胚,移置後的懷孕率約在40%以上。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進行胚的性別鑑定,所需時間大約為5~6小時,在這一段檢測的時間內,可利用體外培養系統進行胚的短時間培養,俟鑑定結果呈現之後再將胚移置到受胚母牛的子宮,所以不需要進行胚的冷凍,如此便可以提高胚移置的懷孕率,應用在酪農的牧場尤其適合。
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應用聚合酶連鎖反應法,配合使用取自臺灣大學畜產研究所研發成功的Y-染色體特異引子,進行牛胚的性別鑑定。此一鑑定的程序是,針對受精後第6.5~7天的乳牛進行牛胚的沖洗與收集,但僅選取外型優良健康的一級牛胚進行性別鑑定。利用顯微操作抽取胚內的胚葉細胞做為模板DNA,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聚合酶連鎖反應的步驟包括:攝氏94度加熱一分鐘,接著是重複50次的三段溫度循環,依序為(一)攝氏94度10秒,使性染色體的模板雙股DNA結構變性分開成為單股;(二)攝氏56度15秒,使引子與單股的模板DNA互補相黏;(三)攝氏72度10秒,在聚合酶的作用下進行DNA的複製,複製出一段與模板DNA完全相似的DNA產物。反應經過50次重複循環,即複製出250倍的DNA產物。
聚合酶連鎖反應之後,再進行膠片電泳分析。由於DNA帶著負電,利用同電相斥異電相吸、大分子DNA移動慢而小分子DNA移動快的原理,將聚合酶連鎖反應後的DNA產物分開。DNA產物經過電泳後,利用可與DNA結合並呈現橘色螢光的溴化乙錠進行染色,最後在紫外燈箱上觀察膠片上的DNA產物並判定胚的性別。若胚為雄性,膠片上會呈現複製的Y-染色體特異DNA片段,若不具此DNA片段則判定為雌性胚。利用本性別鑑定套組,複製出的DNA產物呈現388和518鹼基對二個片段者即判定為雄性胚(388鹹基對為雄性所特有,而518鹹基對則為公母胚所共有的特徵,此一特徵可用來確認實驗過程無誤),若僅呈現518鹼基對的片段則判定為雌性胚。
牛胚性別鑑定完成之後,即可將所需的胚移置到代理孕母的子宮,或是先予以冷凍保存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中,在適當時機或有代孕母牛可用時,再將胚解凍並進行移置。
未來展望
各種性別鑑定的方法都有其優劣點,然而以最重要的準確率及鑑定效率而言,利用性染色體上特異DNA序列做為引子,配合聚合酶連鎖反應增殖DNA的技術,是目前應用在動物胚性別鑑定上最可行的方法,此法在敏感度與準確度上均相當高。目前,在先進國家已應用相關原理開發出商品化套組,如Finnzymes公司開發的Ampli-Y套組、日本Eiken公司開發的牛胚性別鑑定套組等,以提供業界實際應用。
性別鑑定技術應用在畜產動物,具有極為重要的經濟價值,尤其在酪農業上其效果更為顯著,這是因為乳牛的懷孕期長達10個月且為單胎動物,生下的仔牛因性別不同,其價值的差異有天壤之別。近年來,由於分子生物科技的進步,擴大了性別鑑定技術在動物應用上的可行性。在歐盟,牛肉的進出口貿易額每年高達數十億歐元之多,而生產高品質的公牛肉還可以獲得補貼,為了預防牛肉有摻雜造假的情形,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歐盟也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進行牛肉的性別鑑定。
在牛胚性別經過鑑定實際操作時,影響鑑定結果的成敗關鍵在於操作者的經驗。利用顯微操作抽取胚葉細胞的技術熟練度,會影響性別鑑定後胚的存活率;而在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時,如何將可能的人為污染降到最低的程度,以提高鑑定準確率,亦攸關鑑定的正確與否,因此從事胚性別鑑定工作者,需接受完整的操作技術訓練。
對於酪農而言,牛胚經過性別鑑定之後,可以生產預期性別的仔牛,再配合妥善照料代孕的受胚牛,使懷孕及分娩的過程均能順利正常,以加速乳牛群的品種改良速度,提高牧場的收益與經營效率,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當前國內利用胚移置技術以及借腹生子的方法生產乳牛,已經相當成熟且普遍的在民間推廣應用,今後若能將牛胚的性別鑑定與乳牛的借腹生子技術密切結合,必能提升臺灣酪農的國際競爭力。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3年12月,372期,18 ~ 23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