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新的火星探測車
102/12/27
瀏覽次數
11884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美國發射了第三代火星探測車「好奇」,預定今年8月降落火星。
美國的火星探測車成功降落火星的有3輛,分別是第一代的「旅人」,於1997年美國國慶日降落火星,一年後停止傳送訊息;第二代的精神號與機會號。
好奇與旅人、精神、機會最大的差異,是尺寸:長3米,重900公斤,相形之下,算是巨無霸。因為旅人長65厘米,重10公斤;精神、機會長1.6米,重170公斤。
因此好奇號必須藉新的技術降落火星。過去是使用降落傘減緩落地衝力,再以安全氣囊著陸。可是好奇號太重了,專家為它設計了降落平台。降落平台在火星上空1,600公尺處與母船分離,再啟動角落的8具反向火箭引擎,讓降落速度降到每秒0.75米(等於時速2.7公里),比人的呼吸還輕柔(按,人的呼吸氣流非常微弱,風速低於每秒2米);距地面20米時,以吊索垂下好奇號,輕輕置於地面。最後以預藏的炸藥包炸斷吊索,好奇號就能自由四處探索了。
好奇號這次登陸火星,等於這個新技術的第一次實驗。實驗結果非常重要,因為未來送人上火星探險,探測車必然更重。
旅人(Sojourner)這個名字,是紀念美國19世紀的一位民權鬥士。她為自己取名Sojourner Truth,1843年開始使用,直到過世。她是非洲裔黑人,原名Isabella Baumfree。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2年1月,469期,78 ~ 82頁
火星探測車(2)
好奇號(6)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31
AI 加短影音,讓科學傳播更廣
曹盛威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