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食安十日談–科技與社會治理的遊戲規則

104/06/09 瀏覽次數 1956
食安危機暫息的某天傍晚,幾個朋友約在某人家中小聚。沒有客套,大家下班後各自前往,或談2014年掀起食安危機的混油案審理進度,或談茶飲店茶葉原料來源不實與農藥殘留的連鎖恐慌,或談無所不在,宣稱標準與食用級相同,流竄在胡椒粉與制酸藥中的工業用碳酸鎂,有人加碼談空氣汙染監測等話題,先到先吃,邊吃邊聊。

說不敢上館子,才有機會享受主人不輕易顯露的好廚藝。但整治這桌好菜的主人也報不出它們的前世今生,是舶來品還是本地種,是有機還是使用過農藥,更別說是基改還是非基改。一如往常,大家談笑中把紛擾擋在外面,但總覺得不像以前一樣吃得坦然心安。相較於大張旗鼓,公共工程的興利除弊,食品安全是考驗社會信任的颼颼冷風,若有似無卻意外地深刻入骨。

有人打開話題,說在場有男有女,八卦不斷,可不又是一場「十日談」?就像文藝復興義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名作《十日談》(Decameron)一樣,男男女女遠離塵囂,找個賞心悅目的鄉間躲避瘟疫,用說故事殺時間,也揮不去死亡陰影。如果說過去的烏腳病與油症是類似八八風災的個別災難,現在食品安全就好像身處於不穩定的地震帶,每次強震過後都心有餘悸,不知道下次地震何時到來。

這場食安「十日談」的最明顯主線自然是公部門的處置。且不說廠商綿密的政商關係,有人說臺灣的食品添加超乎想像,牽涉太多部會,反而成為管控的三不管地帶,出了事沒人願意出頭。有人聊起官員為避開媒體追問,往往用「家裡不用」、「自己不吃」、「別人買的,不知情」等理由搪塞,結果不但沒有澄清效果,反讓觀眾覺得這些人與世隔絕,無法理解民間疾苦。有人指出基層衛生機構人手不足,設備有限,勉強還能應付日常檢驗工作,但遇上食安問題只能要小吃店自行送驗,連監督都顯得捉襟見肘。

相較政府的束手無策,消費者在風暴中展現鄉民的正義。不管是網路發起的拒買或抵制大廠產品,或者是「用鈔票讓食品下架」,對腳踏實地的公司的支持,這些活動像食安事件一樣豪快、激烈,來去一陣風。同時,如本專欄〈感官世界 ─ 食品安全、信心危機與「標示不清」的身體感〉(508期)指出的,起底劣質食品成為全民運動。這些商品平時人人讚它物美價廉,但一遭爆料就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確實,全球化下食品像流動人口一般穿梭在產地與市場,跳躍在生產鏈與消費鏈之間,外表與身分也不斷變動。明明是來自吉林的糊精,越南的茶葉,來臺後可以換個包裝進入市場,或躲進其他食品裡獲得新身分。儘管這些產品也能通過檢驗,但原料來源不明,吃起來感覺不對,而政府又無法適時回應,成為揶揄的對象。

這種結構性的食品「換裝」與「變造」固然匪夷所思,但就算再怎樣不可思議,類似故事一再重複也無以為繼。一個朋友終於打斷這些「躲避、否認、肉搜、承認、無辜、下跪、道歉」的老套,說再下去有趣活潑的「十日談」會變成日本的「百物語」,講完一百個食物「怪談」後會引出瞌睡鬼來。「我們不是要聽這種故事才來的。食安問題只會愈說愈多,愈說愈恐怖,要怎樣解套?」她抱怨。

好在大家不是活在江戶時代,有電視可以轉換心情。轉到公共電視,上面竟然也在討論食品安全,用紀錄片談基改食物的危險與因應。主持人在開場介紹中從紀錄片標題「要命的基改食物?」(原文片名「OGM‭: ‬vers une alerte mondiale‭?‬」)的問號破題,邀請大家觀賞這部宣稱基改食物長期食用可能引發問題的科學實驗與其討論,看最後的問號會不會成為比較肯定的句號。

這是有趣的切入點。本刊2014年的「食品安全」專輯(504期)採取「除魅」方式,藉由食品專家對攸關食品安全的幾個面向,如攝取量概念、食品添加物、微生物汙染、藥物殘留、食品履歷管理等撰寫專文,「篇篇都以科學與實務為根據,文字也儘量力求淺顯」,以釐清民眾對食安的誤解。另一方面,「編者的話」裡點出在科學之外食安問題的根本是品德敗壞。如果大家能恪遵「食物是給人吃的」的原則,在生產與消費的環節上秉持「不能做不該做的事」,這個問題不難解除。

用人心改造與科學研究雙管齊下來因應食安,的確有其道理,但現實狀況沒有這樣簡單。這樣說,來源不確實,成分不老實的食品到處都是,但它們並不像假酒假藥一樣讓人立即致命。這些劣質品大多低空飛過現行標準,用意外便宜的價格或者意外充裕的貨源欺騙消費者,讓他們以為搶到門路,撿到好貨。而這些商品除了知道來源後會令人厭惡與不快之外,其影響往往是長期而不確定的。

在這種態勢下,要所有廠商遵守道德絕不鋌而走險,或者拿出這些食品傷害身體的確實證據並不容易。節目主持人分享他的疑惑:廉價早餐店爽快貼出「本店不使用基改黃豆」,但他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基改作物正是這樣的例子。紀錄片主角Gilles-Eric‭ ‬Seralini是法國Caen大學的科學家,長期質疑基改作物的安全性。2012年他發表研究,指出長期食用食品大廠孟山都的NK603基改玉米因為容易產生高量除草劑累積,導致罹患腫瘤。由於這項試驗主打長期影響,執行時間較一般類似試驗的9個月長,加上獲得知名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的審查通過,巨大腫瘤在受試老鼠身上的猙獰模樣十分震撼,披露後各界反應熱烈。

法國衛生當局下令調查,農業部要求歐盟重新考慮該產品的進口核准,原先對基改食品便有疑慮的民間團體則要求政府主動介入試驗,而不是拿廠商的報告做書面審查。一個月後歐盟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回應,認為其研究方法與結果都還有待商榷,而這種產品與其使用的農藥年年春都通過評估,因此不打算更改規範,僅應允資助獨立試驗。

事情還沒落幕。一年後《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少見地以「研究結果有其價值,但並非定論(inconclusive)」為由撤下這篇論文,引起學術界不滿,認為這樣的做法沒有遵守撤稿慣例,不尊重同儕審查體制,有受外界壓力之嫌。撤稿數月後一個曾刊過反基改論文的開放式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宣稱「認可《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學術水準」,在跳過同儕審查下把這篇文章幾乎原文照登。

這些爭議沒有先前管制機關的交鋒激烈,但影響的是努力維持「客觀公正」形象的科學家社群。如節目邀請專家點到的:如果一篇文章可以在沒有充分理由下被期刊撤稿,牽連刊出期間引用該文的研究,又可以在沒有實質評估下重新發表在另一份期刊上,那民眾又如何寄望科學來為爭議平議呢?

事實上,「要命的基改作物?」裡最重要的教訓不是基改罪大惡極,也不是產官學的上下其手,而是我們如何面對這類身分不明的新科技。一方面失速的研發沒有帶給社會更多好處,反而賠上科學社群的默契與慣例,是科技生產裡的政治效應。另一方面,當大眾習慣拿科學當作爭議籌碼,不細究其生產脈絡而只想拿它跟跨國企業抗衡,是社會爭議的科技迷思。

在這個意義下,基改作物只不過是「整形」過頭的食品,跟其他改頭換面,早已不知出身的全球化商品沒太多不同。不管是魚目混珠的假中藥、偽造履歷的阿根廷大蒜,還是糊弄產地與製造地,推託進出口商的輻射餅乾,它們都是「灰色產品」,看似無害但總是令人不安;提供生活所需但卻無法取得正當名分。

到底要怎樣跟灰色產品相處?在〈感官世界—食品安全、信心危機與「標示不清」的身體感〉裡的出路之一是回歸身體感,不用拳拳服膺政府指導。但從科技與社會治理的角度,還有很多遊戲規則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共識。科技史學者Jean-Paul Gaudillière與Volker Hess以藥品發展為例,整理出5個歷史上的「管制之道」(ways of regulating):醫藥科學的專業管制、製造者的工業管制、法規機構的行政管制、消費者的公眾管制、法庭的法律管制。它們顯示藥品複雜的社會面向,也為社會提供周延的因應架構。

比方說,Seralini的研究有哪些直接涉及基改作物本身的致癌效應,其證據力如何,是專業社群的管制。而他與另一位學者Marc Fellous的誹謗官司判決為何,哪些還沒定論,是法律管制的範疇。這些管制各有其邏輯,其知識也不能隨意挪用,必須進一步透過對話與討論來建立共識。

日前一審判決的RCA工殤案,判決理由牽涉醫學,挑戰職業傷害的因果關係,正是專業與法律管制的對話範例,可以讓我們參考。做為全球化下的小國,我們或許無法把這些按著跨國資本邏輯生產的技術物隔絕在外,但可以在不損及既有管制機構的前提下從案例中培養對話素養,深化各界互信。

吃吃聊聊,看完紀錄片時已近深夜。大家收拾行裝,跟主人道謝。雖然面對的還是不可知的風險未來,但生活總是要繼續。薄伽丘在《十日談》的結尾說得好:跟天下事物一樣,故事能使人受害,也能使人得益。這場食安十日談,能不能給大家一點省思呢?

致謝:承蒙公共電視林玉清女士邀請參與紀錄片「要命的基改作物?」的討論,讓作者有機會對這個議題有更全面的理解與反省,特此致謝。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