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空污紫爆及能源、交通新面貌

105/06/07 瀏覽次數 383846
這演講莊秉潔教授要跟大家報告台灣、尤其是中部PM2.5之歷史孌化、成因及健康的影響,以及解決之道。

根據氣象局之能見度資料反推,在1960年至1980年代那時台灣中南部之空氣品質還很好, 而台北及宜蘭之空氣為全台最差的。全台PM2.5平均約17 ug/m3,但之後台北開始改善、但中南部空氣品質就急劇惡化一直到約2004年,全台平均達32 ug/m3。之後台灣能源使用不再大幅增加,加上空汚費在1994年開徵,各種管制措施執行,汙染才略為下降,全台在2012 達29 ug/m3,但這值仍超過國家標準(15 ug/m3)之兩倍,也常紫爆、影響戶外活動、學童之健康,民眾不能接受,很可能因此中南部民眾的壽命都顯著低於北部,且最近五年中部之肺腺癌比例也超過了台北。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廖勇柏去年製作了一份台灣 40 年(1972 ~ 2011) 來的癌症地圖,從這份地圖點出一個事實-台北的罹癌狀況改善了,但台中、雲林、嘉義等地卻持續惡化中。地圖中,可以看出台北在 1981 年許多鄉鎮都是癌症死亡率偏高的紅色或紫色,但自從 1980 年後工廠遷出台北、北捷運通車後,癌症就相對減少了,不少行政區都成了代表最低 10% 的鄉鎮區的白色或顯著低的黃色。然而中、雲、嘉行政區的癌症死亡率卻逐年上升,從 1991 年到現今的 20 年間,惡化的最嚴重,例如彰化的大城鄉,就從三十年前顯著低的鄉,成了近二十年顯著高前 10% 的鄉鎮了,其他許多內陸的平地地區,也都從健康的城鎮,轉變成「重癌症鄉」。

但目前中南部所有之大型汙染源,皆已使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而新汽車及巴士也推動到第五期排放標準。而社會成本內部化之空汚費徵收、也達每年八十億元。很難再進一步減少排放。

要進一步改善,需要跨部會合作、由源頭來改善。 更需要民眾支持以乾淨的發電方式來取代核煤的發電方式。需要工廠配合,將燃料由目前之煤或重油改為天然氣或柴油。而交通戴具需由機車、汽車轉為走路、自行車、巴士及捷運等。電動汽機車雖不直接排放污染物,但如其電之來源是煤電,其造成之健康危害,以美東之經驗常反而比直接使用燃油之汽機車來的高。除此之外,農民的稻草等農廢也要妥善處理。

上述之願景可比擬為台灣的新文明工程。很幸運幾次民意的調查,皆有過半的民眾同意調升電價來進行能源轉型、中部也有親子共學團上台北反對調降電價、也有學校辦理無車日。新政府似乎也採納了能源轉型之建議,作為施政主軸。台中市也推動了公車十公里免費及ubike 之結合。但隨著重金屬、戴奧辛的持續累積,未來仍不樂觀。歡迎朋友們一起來參與這新文明運動的討論。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