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北大學莫京(Mirkin)博士在 1996 年發現,奈米金可與 DNA 輕易結合,若先在奈米金表面接上單股的 DNA 做成試劑,當待測樣品中含有另一互補的 DNA 鏈段時,因為鹼基的配對,會使得含有 DNA 鏈段的奈米金聚集在一起,形成較大的團聚物,這時奈米金的顏色會由原本的紅寶石色變成藍色。利用這個現象,便可用奈米金製作能檢測許多遺傳疾病的 DNA 晶片。只要取一滴血滴在晶片上,送入電腦做分析,不一會兒便可知道基因可能帶有哪些潛在的遺傳疾病,有助於遺傳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當我們使用奈米顆粒來運輸藥物或殺菌時,這些奈米顆粒小至可以輕易地進入細胞,而細胞並無法代謝掉這些金屬顆粒,久之是否會對細胞造成影響?這些奈米顆粒會不會與體內的蛋白質或 DNA 發生作用,而改變了蛋白質的功能或 DNA 的遺傳訊號呢?有科學家直言,奈米科技就如同基因改造技術一樣,在短時間內可能還無法發現它帶來的害處,長時間的廣泛使用後,對於環境與生物體的衝擊是無法預料的。因此在推動奈米科技的同時,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需要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