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殺蟲劑的生態衝擊
103/09/04
瀏覽次數
9079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歐盟執委會去(2013)年針對3種「新類菸鹼類殺蟲劑」(neonicotinoids;又譯新類尼古丁殺蟲劑)發出兩年禁令。那些殺蟲劑都是廣泛使用的農藥。大約在西元兩千年之前,法國的養蜂人家注意到他們的蜂群遭到池魚之殃。接著世界各地發生了「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大量蜂箱成為空巢,近百種農作物陷入授粉危機。專家懷疑禍首之一便是新類菸鹼類殺蟲劑,禁令包括3種:芬普尼(Fipronil,C
12
H
4
Cl
2
F
6
N
4
OS)、亞滅培(acetamiprid,C
10
H
11
ClN
4
)、益達胺(imidacloprid,C
9
H
10
ClN
5
O
2
)。
不過,也有人懷疑這類殺蟲劑的生態衝擊並不止於蜜蜂,還波及脊椎動物。7月中,一個荷蘭研究團隊提出了堅實的證據,指出環境中的益達胺殘留量與當地鳥群的消長有關。他們蒐集的資料包括15種燕雀目留鳥在2003~2010年中的數量變化,分析結果顯示:益達胺殘留量越高的地方,鳥兒數量減少得越快速。而且這種變化模式始於1990年代中─荷蘭農人開始使用益達胺。
新類菸鹼類殺蟲劑是神經毒素,對昆蟲毒性特別強,對鳥兒沒多大毒性,因此這個結果不可能是殺蟲劑直接造成的。研究主持人認為,鳥兒是間接受害者,直接受害的是昆蟲。而昆蟲是鳥兒的主食,鳥兒數量減少,是因為牠們的食物減少了。
參考資料
Goulson, D. (2014) Pesticides linked to bird declines.
Nature
,
511
, 295-296.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9月,501期,78 ~ 81頁
蜂群衰竭失調(4)
CCD(4)
芬普尼(3)
殺蟲劑(14)
蜜蜂(14)
益達胺(2)
新類菸鹼(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有問題就問資料探勘!但是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