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月球的來源
103/01/08
瀏覽次數
6660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關於月球的來源,最流行的說法是:原始地球遭到一顆與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撞擊,大量物質因而拋上太空,結果形成月球。果真如此,月球就應該兼有兩個「母體」的組成特徵。
但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張君君發現,月岩中的鈦同位素組成與地球完全一樣。而隕石的鈦同位素組成變異性非常大。由於隕石是太陽系形成後的殘餘物質,可以反映當時的元素分布情形,因此地球被一顆化學組成相同的行星撞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張君君強調,她的發現並沒有推翻撞擊說,只是為這一假說加了一道緊箍咒。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2年5月,473期,80 ~ 83頁
行星撞擊(2)
月球(13)
來源(3)
天文(20)
地質(30)
同位素(19)
隕石(25)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8/31
如果城市會呼吸─打造臺灣都市綠生活的藍圖
董景生研究員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生態組
儲存書籤
114/09/30
「5分鐘內知道菜乾不乾淨?」半導體晶片如何變身食安偵測器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7/30
不是你選車柱,是 AI 幫你選好柱!電動車未來會自己知道去哪充電?
曾繁安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5/15
眼見為憑?破解 AI 假照片的關鍵線索
吳孟倫
|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