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沉浸式穿戴科技與教育
105/04/13
瀏覽次數
2603
廖坤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
沈浸式穿戴科技包含兩項關鍵詞:沈浸與穿戴,描述利用可穿戴的科技器材,提供使用者,體驗沈浸於彷彿身歷其境的虛擬世界。沈浸式科技常見於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等形式,目前大多運用在遊戲、電影等娛樂產業。
沈浸於虛擬世界的感受效果主要是利用了雙眼視覺的視差,將平面二維的影像,透過頭戴式眼鏡,形成具三維空間感的感官認知,而非真正的身處其境。為了讓沈浸式虛擬實境更貼近人們於實體空間中的活動經驗,體感式穿戴裝置也陸續被發展出來,如可偵測方向變化的座椅,會依使用者坐向的改變,使虛擬世界中所見的視角隨之互動調整,就像一般人轉身環顧環境的視覺經驗。
隨著沈浸式穿戴科技與裝置不斷推陳出新,很多消費者仍在詢問,除了娛樂目的,人們還能從這些科技中獲得什麼?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曾指出,穿戴型裝置可協助消費者記錄許多與個人健康相關的數據資訊,再透過電腦分析,即可提供個人健康的管理與檢控。當穿戴科技已經正式進入人們的每日生活,強調身歷其境感受經驗的沈浸式穿戴科技,也勢必對同樣強調體驗感受的教育領域有重大的影響。
近年來,頭戴式裝置推陳出新,透過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提供使用者沈浸式的體驗,正好符合多年來教育強調體驗學習的特點。因此,沉浸式穿戴科技在教育的應用上,將注入革命性的發展與協助,例如:師生互動的強化,學習場域的靈活調度。
師生互動的強化
師生間的互動是提高學習成果與效率的重要關鍵,國外部分學校已開始運用穿戴式裝置,建立師生虛擬互動平台,以提高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之外,針對課業問題上的互動與回饋率。透過App的輔助,學生們可以有效分享問題,並互相協助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透過虛擬實境的協助,老師也可如臨現場,介入問題的討論,即時回饋學生的問題,共同合作課業討論。
在學生人數眾多的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透過穿戴式裝置上安裝的「臉部辨識」App與學生有更即時、更親近的互動效果。「臉部辨識」可以預先載入學生個人資料,授課教師便可透過穿戴式眼鏡上的顯示,立即叫出學生姓名,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進而感到親切。所以,不論這堂課上有數十位、抑或上百位的學生,老師都能馬上叫出他們的名字,甚至對每位學生的背景資料有基本了解,讓教師能以較有效的方式與學生交流,亦能安排更進一步的延伸輔導,讓教育除了授業之外,能有更多面相的正面功能。
學習場域的靈活調度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時間與教育地點一直是教學行動的限制,學生往往只能透過教師準備的資料,運用想像力來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缺乏情境式的體會,學習效果總有力猶未逮的遺憾,而沈浸式穿戴科技與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所提供的內容,便可針對此部分,有效地補強與延伸。
例如當教師介紹世界地理時,學生便可利用沈浸式穿戴裝置遊歷世界各地,造訪荷蘭的鬱金香園時,透過3D虛擬實境的內容與App的搭配,學生可以與鬱金香花朵互動,了解它的結構,與生長方式。也可以如臨現場般地參訪鬱金香龐大複雜的收購、銷售及運輸系統的流程,實際體驗世界物流運作模式。
同樣的,在歷史內容的課程中,沈浸式穿戴科技也可以帶大家回到過去,體驗先人的時光。現今,老街文化重整再造,是人們回顧歷史、重拾在地文化的寄託,但當大家走在重建的老街中,眼見具有現代痕跡的景物,卻只能以心想像歷史,總是有些許隔閡。若可透過擴充實境,結合現代實景,當人們漫步在現今老街中,只需一付沈浸式頭戴眼鏡,即刻重現老街百年前的繁華容貌,而真正體驗步行於歷史與文化的軌跡之上。
沈浸式穿戴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進步神速,它的價值並不在於科技所能給予人們多麼逼真的視覺感受,而是在於這些視覺感受之後,提供給使用者的「經驗體會」。因此,沈浸式穿戴科技所裝載的內容,才是讓人有「經驗體會」的實質核心。也因此,應用在教育層面上,沈浸式穿戴科技也才有著無限寬廣的可能性與助益。(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遇見無所不在的生活科學」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張尹貞
審校:
張惠博
穿戴式裝置(7)
擴增實境(30)
虛擬實境(28)
推薦文章
114/01/02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