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花草的精靈:芳香療法及健康照護
101/01/05
瀏覽次數
37476
蘇貞瑛
|
大仁科技大學護理系
什麼是芳香療法
自古以來,人們便發現某些芳香植物可以幫助減輕生病時的疼痛與不適。早在幾千年前古文明大國的藥典書籍中,就有詳細的藥草治病紀錄,甚至觀察到動物生病時也會本能地尋找天然藥草來治病,於是芳香植物可以治病的經驗就這樣傳承下來。
芳香療法的英文是aromatherapy,其中「aroma/芳香」表示嗅覺芳香氣味,「therapy/治療」是指設計一種處置方式來治癒個體。因此,「aromatherapy/芳香療法」是指以芳香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為媒介,並利用按摩、泡澡、薰香等方式,經由呼吸或皮膚吸收進入體內,達到預防疾病與保健的功效。「芳香療法」可說是一種預防醫學。
芳香療法是一種整體療法,把精油運用在人體,使心靈、身體各方面獲得助益。精油分子極微小,能穿透皮膚而快速吸收,進而由血液循環至各個器官,刺激神經末梢,傳遞訊息到腦部,並經由一連串的化學反應,使腦部情緒放鬆,達到改善生理功能的目的。
另外,研究報告顯示,嗅覺能影響人的認知與情緒,因此精油可利用吸入方式,藉由嗅覺作用在邊緣系統與腦部引發各類情緒;接著透過下視丘調節與轉換訊息,再送到腦部的其他部位。因此藉由嗅覺的腦神經系統傳達訊息,達到控制血壓、呼吸、心跳、心理壓力、記憶及荷爾蒙協調等影響神經、心理、生理與行為的效果。
精油的使用方法
大自然中的植物行光合作用後得到養分,某些植物還能進一步把這些養分轉化成芳香分子,也就是精油(essential oil)。
精油最常用在芳療上,而在提煉時又以做為芳療使用的精油最為嚴謹。它的濃度很高,要萃取一小瓶頂級精油,需要大量的植物,因此非常珍貴。精油的種類眾多,可供人體芳療應用的更達數十種。
使用時,可以針對自己身心靈的實際狀態、需求,選擇最適當的芳療方式。例如:想讓情緒恢復平衡,可以選用薰香、噴霧或直接吸嗅的方式,經由吸嗅芳香精油就可有效地舒緩和安撫心靈;而當身體疲倦、肌肉酸痛時,也可以藉由精油按摩來減緩身體的不適。把精油靈活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保持身心靈的健康、平衡,提升生活品質。
以下介紹各種不同的使用方法。
直接吸嗅
這是極為簡易的精油使用方式,藉由吸嗅精油分子,達到提振精神、身心保健的功效,這項方式有助於呼吸順暢、減輕壓力。
擴香法
這是運用各式擴香器具,以加熱的方式使植物芳香分子散布在空氣中,再利用呼吸達到溫暖心靈、幫助睡眠、居家芳香等芳香療效,是最受歡迎的使用方法。
透過嗅覺是芳香分子最能被迅速吸收的方式,想使室內芳香並享受森林芬多精與植物菁華,可選擇使用超音波負離子香氛儀,不但安全,還可以把精油霧化,使身體細胞迅速吸收。使用香氛儀只需6~8滴的用量就可以發揮到最大的效果,但是一定要用100%頂級有機能量精油,才能讓身體呼吸到最潔淨的植物菁華。添加精油的噴霧,主要有兩種用途,除了有保溼及滋潤肌膚效果外,還可淨化空氣,帶來芳香氣氛。
直接塗抹
被蚊蟲叮咬、過敏時,直接在患處塗抹薰衣草、茶樹、羅馬洋甘菊精油,可有效幫助止癢。精神不濟、疲勞時,滴1~2滴精油在手掌中摩擦生熱,可立刻消除疲勞、提振精神。
按摩是由來已久的治療藝術,也是最舒適的芳香體驗,可以幫助精油分子加速吸收,使身心放鬆、保養肌膚、雕塑身體曲線,並且活絡血液、促進淋巴循環、增強免疫系統。精油具有高度滲透性,它能在約2分鐘內藉由按摩滲入皮下組織,並隨血液循環系統、淋巴系統與神經系統到達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親密愛人或親子之間,透過精油按摩能傳達彼此最深的情感愛意。
泡澡
在沐浴時,以精油調和按摩油(約6~8滴,10ml)按摩全身,再清潔肌膚;或在沐浴乳中加入1~2滴精油,藉由搓揉動作把護膚成分緩緩送入肌膚,然後再淋浴或浸浴。也可在泡澡時加入6~8滴精油,藉由浴室中的蒸氣幫助身體吸收,並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放鬆身心、舒緩情緒、安心助眠。沒時間泡澡時,可在盆中加入2~3滴精油泡手或泡腳,或先以精油調和植物油按摩後再浸泡,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疲勞、消除黴菌造成的異味,進而預防感冒,並迅速恢復活力。
溼冷敷
準備一盆冷水或熱水,滴入2~3滴精油,把毛巾完全浸入水中吸收精油,再擰乾毛巾後敷於肌膚上。冷敷能使受傷的肌肉得到鎮靜與舒緩,改善發炎與疼痛感,在發燒時能幫助退燒;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散瘀,使僵硬緊繃的肌肉柔軟、緩解關節酸痛等不適症狀。
添加在保養品中 可搭配色彩變化與超強保溼玻尿酸成分,添加在包括面膜、沐浴乳、乳液、噴霧等保養品中,使現代人與精油更密切貼近,享受大自然的清新。
常用精油的功效
一般較常使用的精油有:
茶樹
原產地是澳洲,是唯一可對病毒、細菌及黴菌3種微生物都有殺菌效果的精油,也是一種強力的免疫機能刺激精油,常用於消炎與殺菌,可減輕感冒症狀。
尤加利
原產地是澳洲,廣用於燻蒸吸入或胸部按摩,對各種發炎及發燒有效。在外用上,對神經痛的止痛效果良好;可用在燙傷部位,有止痛及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上,有殺菌、祛痰及輕微地防止氣管炎的效果,對於大多數的呼吸道疾病有效。
檀香
用於治療時,常與祕魯香脂或塔魯香脂,以及白千層或洋甘菊混合,外塗治療過敏、溼疹、膿腫與皮膚乾裂引起的皮膚炎,同時有助安眠作用。
百里香
是補身劑與激勵劑,可健胃、助消化、抗痙攣,有助於胸腔傳染性疾病,具治癒、安撫與軟化作用,能改善氣喘、流行性感冒、傷風、咳嗽、發燒、神經質及疼痛。
檸檬
法國植物療法專家稱檸檬為「萬靈丹」,認為它有興奮、健胃、祛胃腸脹氣、抗菌、殺菌、抗病毒的作用,對於舒緩靜脈曲張或微血管破裂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消除經前症候群及失眠。
洋甘菊
能補身、助消化、鎮靜、抗過敏與消毒。在熱洗澡水中加入,能消除身體各部分疲倦與疼痛,針對臉部神經痛與鼻竇炎病患,在鼻子至太陽穴間按摩,應可馬上止痛。
薄荷
在現代醫療中,許多治療師、醫師與科學家都肯定薄荷具有健胃、祛除腸胃脹氣、抗痙攣、補身與激勵的醫療價值,也適用於神經失調、神經性嘔吐、脹氣與結腸炎。
依蘭
可平衡身心情緒、舒解壓力。時常心悸或低血壓的神經質、情緒化者,可在手帕上滴幾滴,深呼吸幾分鐘,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迷迭香
藥草與精油有極強的抗菌作用,具興奮、養肝與利尿功效,可用於風溼與呼吸道疾病。
天竺葵
是芳香療法中重要的精油之一,足以列為急救品,可做為治傷藥、補身劑、殺菌劑、止血劑,適用於疲勞、萎靡不振與病體的復健。
佛手柑
主要是具有殺菌效果而被用在芳香療法上,許多治療師證實它的功效不遜於薰衣草,具提神振奮,使頭腦清晰,以及消毒、殺菌作用。
薰衣草
在芳香療法中用途最廣的精油之一,為人們所愛用,具有抗痙攣、利尿、抗菌、治創傷、促進循環等效果。
甜橙
精油具有多種屬性,是肌肉與神經系統的滋補劑,適用於溼疹與皮膚炎,尤可美膚,幫助皮膚恢復青春,抵抗皺紋。
健康照護上的應用
臨床芳香療法是一種輔助療法,主要用在醫院、臨終照護和社區機構中,利用精油成分所具有的特殊活性作用達到預防與輔助治療的效果。這幾年越來越多醫院的臨床研究報告證實芳香療法的療效,許多國家的醫療從業人員,包括護士和復健師等,開始學習與了解這門輔助療癒藝術。透過塗抹、噴霧或擴香等外用的方式,改善病患健康與情緒,全方位運用芳香精油,達到身心保健、養生與照護的目的。
臺灣這幾年也有越來越多醫療從業人員與機構意識到「臨床芳香療法」的功能性,開始在醫院和照護中心進行芳療以輔助正統醫學,實施結果使醫療品質提升不少,獲得許多好評。
芳香療法雖被歸類為另類醫學,但是在癌症末期病人安寧照護上,成效愈來愈越受到眾多人的肯定與認同,即使正統醫學也不能不正視它的價值。英國學者整理1990年後發表關於芳香療法的150篇研究報告,發現芳香精油按摩常用來做為提升癌症及安寧照護病患的生活品質,以及減輕身體疼痛的輔助療法。
此外,家屬為病人做精油按摩,除了精油本身具有止痛等療效外,家屬和病人透過按摩的肌膚接觸,也能增進家屬和病人的關係。一般而言,家屬的接受度都很高。臨床上,會使用羅馬洋甘菊精油及薰衣草精油混合為癌症病患按摩,按摩後具鎮靜及放鬆效果,能提升睡眠品質,使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芳香療法也常用在女性的問題上。女性在更年期時,不論在心理、生理、身體、外表都受到影響,它會直接影響身體機能,誘使老化、衰退、病變發生,甚至引發長期的病痛。常見女性更年期的生理症狀,有水腫、肚子脹氣、骨頭痠痛、潮紅、昏沉倦怠、體重增加、皮膚乾燥等;心理上會承受有形與無形的壓力,導致憂鬱症、失眠等問題。
上述現象可以使用不同的精油來舒緩不同的症狀,例如:伊蘭可解除壓力、憂鬱和緊張,薰衣草精油可緩解壓力、憂鬱、失眠、肩膀僵硬,絲柏與薄荷能解除熱潮紅,檸檬精油能解除關節痛、頭痛,對於症狀的改善可達統計上的意義。
另外,女性經前症候群的種種症狀,包括生理與心理的不適,常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使用精油也證實有改善作用。國內學者研究結果顯示,以佛手柑、橙花、依蘭複方精油配方,每周一次施以芳香按摩,經8周後,該複方精油對於經前症候群的生理、心理和行為方面具有改善作用,尤其在心理方面的改善最為顯著。
臨床上也用薰衣草、茶樹精油以按摩的方式,對於血液透析導致搔癢困擾的病患,具有緩解搔癢症狀的效果。研究指出,以安養護機構的64位住民為對象,利用狹葉薰衣草薰香方式,發現住民焦慮與憂鬱的情緒獲得改善。
在產科病房,精油可運用於緩解孕期的生理不適;產後可用於促進或抑制泌乳等用處,還可促進與個案之間良性的溝通。待產護理的研究也發現,芳香療法對於產婦待產中的焦慮、疼痛、噁心、嘔吐、宮縮等情形都有助益,且可提升自然生產率及減少待產時藥物的使用。不僅對於產婦,甚至對助產士而言,芳療都是一種相當受喜愛的照護措施。
芳香療法的普遍性,使得它的身價與受歡迎程度日漸高漲。但國內的芳香療法仍屬於輔助與另類療法,療效需更多的研究佐證及臨床證實,因此必須提醒使用者謹慎使用。目前國內芳香療法制度尚未健全,僅有少數專業證照制度,但相信未來芳香療法於醫學、健康促進及健康照護上,必能占一席之地。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2年1月,469期,26 ~ 31頁
芳香療法(8)
精油(15)
按摩(2)
健康(1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2/26
我們的大腦為何容易相信假新聞?——專訪陶振超教授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26
Wi-Fi 不只能用來上網?看它如何成為居家照護與入侵者偵測的幕後功臣——專訪謝宏昀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