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乾旱專題報導(二):臺灣的旱象
104/06/23
瀏覽次數
4257
陳昭銘
|
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臺灣雨季一般分為春雨季(2-4月)、梅雨季(5-6月)、颱風季(7-9月)。春雨季發生於東北季風時期,北部降雨多於南部,雨勢通常較溫和。梅雨季與颱風季均發生於西南季風時期,西南氣流自南中國海帶來豐沛水氣進入臺灣,暖濕空氣伴隨夏季高溫,常激發旺盛對流,於西南氣流迎風面的台灣西南部常造成激烈降雨。颱風為強烈的熱帶氣旋,大多於臺灣東南側洋面生成,部分颱風沿西北方向直行或往北迴轉而侵臺,為臺灣帶來顯著降雨。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激烈降雨雖常帶來各式災情,但降雨所提供的水資源,卻是臺灣這個海島賴以存續的重要關鍵。優越的水資源系統,通常在世界上多數地方於冬季降雪,積存於高山或高原上,當春、夏溫度逐漸上升時,積雪便慢慢融化流下來,經由廣闊平原緩流出海,提供沿岸居民穩定的水源供應,得以安居樂業。但在臺灣,由於地處亞熱帶,溫度偏高,山區終年難有顯著降雪與積雪,外加中央山脈地勢陡峭,山下之平原區亦狹窄,降雨後,約6成降雨量直接由河川排入大海,另外2成降雨量經由蒸發消失,因此臺灣即使號稱年降雨量高達2500公釐,約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實際使用之水量僅剩總降雨量的2成左右,平均每位國民可分配的淡水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5,反而列入缺水國家之一。
通常10月秋颱過後,臺灣便進入乾季,南部比北部更加明顯,連續1-2個月不降雨並非異事。上一次顯著旱象發生於2002-2003年間,自2001年9月納莉、利奇馬颱風侵臺後,臺灣地區降雨便明顯減少,以翡翠水庫為例,2002年1月底,蓄水量達到下限邊緣,隨著後續之春雨與梅雨均明顯偏少,6月的蓄水量更下降到嚴重下限附近,臺北地區開始執行分區停水措施,這時,颱風侵臺帶來降雨反而成為期待發生的事情。所幸,一直等到7月初,雷馬遜與娜克莉颱風於一星期內連續帶來兩波大量降雨,水庫蓄水量快速回歸到正常蓄水位,旱象方獲得紓解。
2014年,因夏季季節性降雨與颱風雨均明顯減少,於颱風最活躍的8月竟然無侵臺颱風,使2014年降雨量為過去67年之最低量,水庫蓄水量偏低。水利單位已於2014年底發出水情預警,推估2015年之乾旱現象恐是過去10年最嚴重狀態,並規劃於2015年2月實施第二階段限水(對用水大戶減量供水)措施,持續等待下一波大雨的到來。
台灣的水資源運用大致是以7:2:1比例,分配供作農業用水、民生用水、工業用水。在水資源不足時,最常見之因應措施為調節使用量最大的農業用水,以補償農作休耕方式來節用水資源,期以渡過漫漫旱期。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
柯亙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名詞解釋
雨量:指降雨水量的多寡,以【 公釐(㎜) 】為度量單位。廣義包括【 雨水 】、【 雪 】、【 霜 】、【 冰雹 】等。
乾旱(23)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