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影視新勢力–預拍攝

104/04/17 瀏覽次數 4919
近年來電影和電視運用視覺特效越來越頻繁,有興趣的粉絲可能進一步詢問:在一大片綠幕之前,拍攝團隊究竟如何工作?演員與攝影機位置經常移動,攝影鏡頭也經常更換,主角背後僅有綠幕又無真實景物,導演究竟如何判斷鏡頭的拍攝效果?

以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為例,導演李安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他在籌備階段先用動畫將影片拍了一次,做為籌資之用,也用來與製作團隊溝通,指導攝影師拍攝,如人工浪在畫面中要呈現何種高度?或男主角Pi坐在造浪池中的小船應該被浪激起到什麼程度,才算是一個好鏡頭?協助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答案就在「預拍攝」(pre-visualization, previz)。

究竟什麼是「預拍攝」?「預拍攝」主要著重影像的動態表現能力,意謂在電影拍攝之前就看到影像的效果。過去只有到拍攝階段才能確認導演的影像構思是否可行,目前歐美在電影製作過程,多運用低精度的電腦3D模型、粗略的人物運動把電影製作一遍,比其他形式的分鏡設計精準,導演可以隨時根據新的構想,即時在電腦軟體上獲得模擬的拍攝效果。

預拍攝在製作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根據國際知名的「預拍攝」公司The Third Floor的工作理念,「預拍攝」是創意的體現,貫穿影片製作的工作,它不只限於製作前期的運用,且涵蓋拍攝與後製。The Third Floor將「預拍攝」運用在電影製作流程的幾個階段包括:

1. 定向預拍攝(pitch previz):一般是片花加場面調度和剪輯,它會成為導演的試金石,讓投資方對影片走向以及導演的掌握能力有所了解。

2. 設計預拍攝(design previz):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搭建場景,建立3D模型,以利探索故事中世界的形貌,並呈現觀念想法與展示設計。

3. 攝影技術預拍攝(technical previz):這是最基本,也是應用最廣泛的預拍攝,提供攝影鏡頭拍攝的各種資訊。

4.現場預拍攝(on-site previz):目前有許多畫面都是電腦產生的,一些鏡頭佔一半以上的畫面都是綠幕,導演在現場拍完後,能立刻把綠幕替換成後期特效內容,導演就可以大致看到電影最終合成的畫面,進一步判斷是否需要重拍。

5.後期預拍攝(post previz):電影後期製作加入特效,導演有必要提前看到效果是否如先前所規劃,並早一點做出決定,特效團隊再根據導演的意見開始真正的特效製作。避免導演否定做出來的特效,增加預算的壓力。

3D軟體能在電腦上模擬電影的各分鏡,並利用虛擬攝影探索場景的各種表現可能性,使導演能在開拍前預覽電影效果,且使拍攝過程更流暢。(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學習在雲端―揭開科學與科技的神秘面紗」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盧妍竹
審校:張惠博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