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綠藻的晝夜韻律

103/01/27 瀏覽次數 10399

從最簡單的原核細菌到人類細胞中,都有些蛋白質的含量會隨著晝夜而呈現非常規律的變化,稱為「晝夜韻律」。這個周期的規律大約是24小時,但是它也會隨著季節光周期的長短變化而重新調整。
 
這個調整的決定因素當然是光照,綠藻的晝夜周期會受到藍/綠及紅光的影響而改變,但調整背後的分子機制則仍然不清楚。在葉綠體中有6個蛋白會隨著晝夜周期而改變,為了要瞭解這些「時鐘蛋白」的調控機制,名古屋大學基因實驗機構的研究團隊將綠藻各別的時鐘基因ROC與螢火蟲的發光基因結合移植入綠藻細胞,植入綠藻的融合基因,便能轉譯出發光的時鐘蛋白質,透過測定細胞所放出光的強度,便能瞭解活細胞的時鐘蛋白受到光照變化的情形。

在12小時光照與12小時暗夜的環境中,研究團隊發現ROC15蛋白的周期變化最為劇烈,ROC15蛋白在黑暗中會大量增加,但接受照光時就會急速減少。ROC15蛋白受光降解的速度與光照的強度及光的頻率有關。當強光照射時,不論什麼顏色的光都使得ROC立刻降解,但是在弱光照射時,則紅光比藍綠光有更強誘導ROC15蛋白降解的能力。
 
研究進一步發現ROC蛋白的降解主要是透過「泛素-蛋白酶體系統」。而另一個時鐘蛋白ROC114也被證實會參與「泛素-蛋白酶體系統」降解ROC15蛋白。此外也證實時鐘蛋白基因roc15異常的綠藻,無法正常調控晝夜韻律。從以上實驗結果顯示綠藻照光處理,時鐘蛋白ROC114有關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會產生作用,使得時鐘蛋白ROC15急速降解,促使綠藻調整其晝夜韻律。
 
該研究團隊研究未來將解析從光源刺激,到時鐘蛋白ROC15分解過程中所有光源訊息的傳導路徑為目標。雖時鐘蛋白ROC15的降解主要是因為紅光刺激而有強烈反應,但對綠藻如何接收紅色光源刺激的機制不甚了解,期待未來能進一步解開紅光接收與訊息傳遞機制。如能解開綠藻晝夜韻律校正機制,就能自由控制綠藻體內的晝夜韻律,調控綠藻處於代謝活化狀態,進行有效率生產生物能源燃料。(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周成功|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
 

名詞解釋 :
 

  1. ROC15 : 綠藻時鐘基因Rhythm of Chloroplast 15(roc 15) 所轉譯的蛋白質。

  2.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 :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決定哪些蛋白質需要貼上銷毀的標籤,是泛素連接酵素的工作。這種包括泛素化和蛋白酶體降解的整個系統被稱為「泛素-蛋白酶體系統」。

  3. ROC114 : 綠藻時鐘基因Rhythm of Chloroplast 114 (roc 114)所轉譯的蛋白質,其特徵為具有在蛋白質上附加泛素(ubiquitin)的酵素。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