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機器人戲劇(四):〈再會〉
102/06/17
瀏覽次數
16307
尤苡人
|
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2010年,平田稻教授一面致力於機器人版〈森林深處〉的改編與排練,一面也以石黑浩研究室開發的另一種機器人-擬真機器人「分身女」(Geminoid F),製作了另一齣機器人戲劇作品-〈再會〉(さよなら)。這齣20分鐘短劇最初在日本愛知藝術文化中心首演,之後2年內除了在日本國內其他城市裡演出外,也巡迴泰國及歐洲的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等國家表演,向世界展現了日本機器人研究與戲劇美學的結晶。
那麼,到底這短短20分鐘裡說的是怎樣的故事呢?
在開演前寂靜的黑暗當中,我們聽見有個女人開始說話。那是個溫暖柔和的聲音,她正緩緩地唸著谷川俊太郎的詩〈再會〉。
隨著燈光漸亮,有個黑髮女子素淨的輪廓顯現出來,另有1位金髮女孩斜靠在女子面前的躺椅上;這2人就是〈再會〉全部的角色了。青年團的美國籍演員朗恩(Bryerly Long)飾演因患有重病而長期臥床的女孩,而黑髮女子-由青年團演員井上三奈子所操縱的擬真機器人分身女,則飾演陪伴她的照護型機器人。本作即描繪了2人之間一段短暫的相處時光。百般無聊的女孩要求機器人唸點什麼來聽聽,機器人遂陸續為她朗誦了谷川俊太郎、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與活躍於20世紀初期的日本和歌家若山牧水的詩作。從她們的對話當中,我們可以得知那是照護型機器人普及的年代,但科技仍舊無法扭轉生老病死的命運;女孩可能將不久於人世,也因此,她的父親買下了這個機器人作為她最後的友伴。「如果把我弄壞,妳會覺得好一點的話,把我弄壞也沒關係。」機器人說;但女孩沒有這麼做。她太累了,在機器人的看顧下沉沉睡去。
〈再會〉全劇劇情雖然平淡,卻瀰漫一種奇幻、憂傷的氛圍。行將死去的人類,及人類所製造出的、恆久不死的另一種「人類」,兩者間的往來談話鋪敘出生命的脆弱無常,和有限生命無法看盡的時間的全貌。無生命的機器人「模擬」出了逼真的人類外觀與人類舉止,對於人類自身而言也像是一種自我追尋的過程:究竟所謂的人類是什麼?是什麼要素,使人類之所以為人類?〈再會〉中的分身女獲得了觀眾熱烈但意見不一的迴響:有人認為她完全就像人類,也有人認為她一望即知是機器人。
2012年,平田稻在原本20分鐘的故事後面又加上另一段10分鐘的「後續發展」,合起來成為〈再會第二版〉(さよならVersion 2)。在第2版新增內容裡,時間來到女孩過世後,女孩的住所早已人去樓空,但無人關掉開關的機器人卻仍在空屋中不斷唸著詩;此時一個搬運工奉命來到這棟房子,把剩下的財物-機器人打包運走。他告訴機器人,他們將把她交由其他機器人運送到海水浴場,一個「5公里內人類都無法靠近」的地方;許多人曾在此喪生。這一次,機器人的任務即是繼續唸詩給這些人類無法親自憑弔的亡者聆聽。
雖然搬運工沒有說明那造成多人死亡的事件到底是什麼,但我們仍能感到這一段安排反映了平田稻對日本311海嘯罹難者的追思之意,及經歷福島核災之後對核能運用的深切反思;在注意到機器人與人類共處的限制性同時,平田稻也注意到了他們不為人知的哀愁與超越人類的能力。被海嘯席捲而去的人們如今已沉入文明尚無法想像的地球深處,而故事中的機器人,儘管自己沒有感受的能力,卻能作為現實中失去摯愛的人們思念的信使。更倘若有一天,人類的家園被輻射所汙染,屆時能夠代替我們「回家」的,可能就真的只有機器人了呢!(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楊谷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擬真機器人(8)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2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30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劉品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