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美刪減食物券預算 國會爭執不下
102/11/14
瀏覽次數
7399
廖凱弘
|
自由撰稿人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樺
|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科學教育所
新聞報導
美國國會2013年11月1日討論刪減食物券預算,這項討論造成的影響超過4700萬人;這意謂自2009年11月開始,為了刺激經濟而調高食物券的援助金額即將取消。
輔助營養援助計畫(Supplemental Nur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簡稱 SNAP)自2008年起實施,之後預算持續增加至少2倍以上,每年要花掉美國政府800億美元的預算,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因此將其列入刪減預算目標。
刪減預算後,四口之家每月減少36美元的食物補助,這對原本就飽受食物價格波動、失業之苦的家庭帶來影響。
因此,雖然參眾兩院皆同意刪減食物券預算,也在星期五生效,但兩院對於刪減的數字仍有歧見。共和黨主導的參院,主張每年刪減4億美元的補助預算,並嚴格限制領取的資格;參議院的版本是刪減眾院所提數字的十分之一。民主黨和歐巴馬都反對大規模的預算刪減。
該法案最大的問題在於兩黨的歧見。眾院農業委員會主席法蘭克‧盧卡斯(Frank Lucas)在國會說,希望兩黨能求得共識,不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肯特(Eric Cantor)等人堅持要刪除大筆預算,並認為該法案目標應鎖定幫助貧窮的人。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發表聲明指出,領取食物券的對象確實應改變,這項法案將提供營養補助給真正需要的兒童、老人、退伍軍人和社區。
對於食物券預算遭刪減帶來的衝擊,慈善團體表示已準備相關因應措施。美國食物銀行網絡之一的賑饑美國(Feeding America)發言人達利(Maura Daly)表示,「慈善團體無法填補因刪減預算造成的不足,但我們非常關注其對慈善體系的影響。」達利並提及,若法案通過,食物銀行或許須將食物發放的標準提高至2倍。
國會預算辦公室指出,假若眾議院提案成為法律,至少380萬人在2014年可能喪失這項福利。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輔助營養援助計畫(SNAP)是食物券計畫的新名稱,預算約佔美國新農業法案支出的80%,目的是給予美國國內貧窮、老人、殘障人口糧食補助,以協助低收入家庭獲得所需的營養和健康。
在新農業法案中,除了SNAP之外,還有其他與營養、糧食補助等小型計畫,包括緊急補充糧食援助計畫( Emergency Supplemental Food Assistance Program, TEFAP ),農產品補充糧食計畫( Commodity Supplemental Food Program, CSFP ),印第安保留區糧食輸配計畫( Food Distribution Program on Indian Reservations, FDPIR )等,這意謂在新農業法案中,聯邦政府對於公眾飲食、健康的關切提高。
食物券的支出不僅是解決貧窮人口的飢餓、營養問題,也是政府因應、刺激國內經濟景氣循環的重要政策工具;經濟衰退時,食物券計畫雖然增加預算支出,然而獲得津貼的家庭因而增加消費,也因此促進了生產活動,帶來更多勞動力需求和家庭所得,以此提高經濟景氣。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食物券的補助雖然耗費大筆預算,但同時具有援助國民獲取營養,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
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
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資料來源
美聯社2013/10/31 華盛頓訊/記者MARY CLARE JALONICK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