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變臉」的丙烯
103/09/25
瀏覽次數
8859
王御風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2014年7月31日,高雄市前鎮區因丙烯外洩發生驚人的氣爆事件,沿途炸毀超過4公里長的道路,迄今計有31人死亡、280人受傷,為近年來最嚴重的公安意外事件之一。當氣體外洩時,現場處理的警消以為是瓦斯,卻不曉得元兇是石化產業的重要原料:丙烯,在無法即時處理下,釀成此次悲劇。這讓大家不禁想問丙烯是什麼?丙烯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吳淑黎教授解釋:「丙烯(Propene)分子式為C3H6,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有淡淡的汽油味,在大自然中能找到微量的丙烯,工業大量生產則由石油、天然氣裂解的方式取得。」以甘蔗、大豆等生質能源提煉出來的綠色丙烯也逐漸受到注目。
丙烯可製成多種中間原料,加工後,產品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如高性能塑膠、人造纖維、印刷電路板PCB、家電、黏膠、油墨、塗料等,其中以塑膠最具代表性。塑膠於二戰時期因其戰略價值受到重視,諸如製作輕便防水的塑膠雨衣或戰機的塑膠安全玻璃等戰備品。戰後,塑膠進入日常生活,製作衣服、皮件、唱片、玩具、家具……等,取代棉麻、木頭、金屬等傳統材料。丙烯雖遲至1954年才成功合成,但今日已是五大泛用塑料的原料之一,影響世界經濟甚鉅。
吳淑黎教授指出:「舉例來說,丙烯製成聚丙烯後,具強韌、耐熱、輕巧、穩定性高、易加工等特性,可生產出品質優良的塑膠製品。」常見的產品包括耐高溫食品容器、微波爐保鮮盒;透明、耐衝撞的水桶與整理箱;符合無毒規範的塑膠類婦嬰用品、玩具;醫療方面,如點滴瓶、針筒、軟袋、隱形眼鏡包材等。此外,汽車與建築產業的零件、媒材方面的應用更是不勝枚舉。以丙烯為原料生產的高性能塑膠,即是李長榮化工的主力商品之一。
丙烯可經加壓形成液態,以高壓管線運輸,較槽車運送更為經濟便捷。此次氣爆的丙烯乃由國外購入,存於前鎮的石化油品儲運碼頭,再經由管線,越過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送往李長榮化工大社廠,距離長達20公里。致命的是,該管線穿過排水箱涵,金屬管線遇水鏽蝕減薄,吳教授補充:「丙烯的沸點為−47.6 °C,一旦逸出高壓管外,隨即氣化,外洩後,因比重較空氣重,因而沿低處、循排水箱涵擴散,使得受災範圍擴大。」事實上,處理丙烯外洩的重要原則,就是避免氣態丙烯進入下水道,遺憾的是該管線正是位於下水道中。
吳淑黎教授表示,丙烯燃點低,且極易達到爆炸極限,當它在空氣中濃度於2%~11%時,若接觸火源,就會引起爆炸,屬於極度易燃氣體,隨時有「變臉」爆炸之可能,爆炸後只能待其氣體燃燒殆盡,無法撲滅。丙烯亦為窒息性氣體,濃度達6.4~75%,吸入後恐造成麻痺、昏迷、缺氧、窒息等狀況,就算是配戴口罩也無法阻絕。理論上這種危險的氣體管線只能鋪設於特種工業區中,然而,此次在住宅區,於132分鐘的時間裡,洩漏約10公噸的丙烯,沿管線爆炸,範圍超過4公里,令人不忍卒睹。(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文化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
吳淑黎|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丙烯(3)
聚丙烯(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