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用玩具幫助遲緩兒發展
100/03/04
瀏覽次數
19611
楊挽北
|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玩具是幼兒學習事務、發展能力的好幫手,因為玩具可以提供幼兒對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的感官輸入,有助於大腦、神經及身體感覺動作的協調。透過玩玩具的過程,能提升各種感官動作的成熟度。
然而,對遲緩兒的發展來說,找出適合的玩具卻是一門學問。不同狀態、階段的發展,遲緩兒需要不同的玩具,有時還要把市售玩具加以改造後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滿足他們學習發展的需要。以腦性麻痺兒為例,玩具大小、重量關係到「痙攣型腦性麻痺患者」手部伸取動作的平順性,玩具是否具有回饋功能(例如按鈕會發出聲音或燈光),也會影響到幼兒的興趣與表現。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謝協君教授研究以上問題,她藉由分析單一玩具的功能「要素」來了解玩具的特性,這方法能讓家長了解不同玩具的特點,方便家長為遲緩兒的發展挑選適合的玩具。
例如,某種玩具包含了「聽覺」、「觸覺」及「手腕動作」3 要素,另一種玩具則含有「視覺」、「空間概念」及「注意力」要素。把這些組成玩具的「要素」分析整理後,再特別針對遲緩兒發展的需求,經由專家訪談方式,建立一組「玩具檢核表」。家長只要藉著回答簡單的問題,便可以依照檢核表的建議選擇孩子適合的玩具。
謝教授提出的「玩具要素分析」,是遲緩兒發展復健研究的新觀點,讓家長有選擇玩具的指引。但是謝教授也發現,選對玩具只是起步,「家長參與」才是孩子學習最好的「催化劑」。
以腦性麻痺幼兒的上肢動作復健為例,家長還要學會玩具操作原則—像是學習用輔助器材調整幼兒姿勢、針對幼兒需求擺放玩具位置、示範玩具玩法等,再配合挑選的玩具,或使用針對幼兒需求改造過的玩具來陪孩子玩。經過 10 周的玩具復健課程後,可以顯著地觀察到幼兒在平衡、移位、物體操作等粗動作,以及手部抓握等細動作上都有顯著進步。
「親子互動玩玩具能培養孩子的信心,孩子操作玩具的時間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玩得很開心!」謝教授愉快地說出家長的心聲。
父母的愛能陪著孩子開心學習與進步,謝協君教授提出的玩具要素分析法與玩具檢核表,則為遲緩兒的開心學習提供了入門機會。研究成果也將督促研究者與家長繼續努力,發展出更好的復健技術與理論。
深度閱讀
謝協君(2010)親子玩具活動對腦性麻痺幼兒動作發展的影響,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
35
(2),81-101。
謝協君、何東墀(2008)玩具檢核表在學齡前發展障礙兒之運用成效,
特殊教育學報
,
27
,157-176。
Hsieh, Hsieh-Chun (2008) Effects of ordinary and adaptive toys o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
29
(5), 459-466.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1年3月,459期,72 ~ 73頁
復健(14)
腦性麻痺(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從死亡證明書到實驗室:子宮頸癌致病機制的科學爭議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2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