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微生物的抗藥性
103/08/05
瀏覽次數
4360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今(2014)年4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報告,指出對特效藥具抗藥性的微生物是全球公衛的「重大威脅」。這是WHO第一次針對這個議題發布的全球調查報告。從調查結果歸納出的一個重大發現是,WHO公衛資訊網覆蓋的每個地區,常見細菌中都有很高的比率不畏抗生素,例如腸桿菌(包括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肺炎菌(
Klebsiella pneumonia
))、金黃色葡萄球菌。由於過去30年都沒有發現重要的新型抗生素,21世紀很可能成為「後抗生素時代」– 常見的感染與小創傷都可能要人的命。
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並不是新鮮的問題。盤尼西林與鏈菌素問世不久,臨床醫師便注意到有些病人對它們沒有反應。至於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細菌是怎麼出現的,也不難理解。
但是,我們還是低估了細菌的本領。因為我們假定:細菌對抗抗生素的武器是自然出現的突變基因。而我們在國中就學過,基因突變通常會為生物帶來災禍,而不是帶來福利,帶來福利的突變很罕見。我們沒有想到,細菌會彼此交換好東西:一個擁有有利突變基因的細菌,可以把那個突變基因送給其他細菌。因此,要是有利的突變基因出現了,很容易散布開來,大家都蒙福利。難怪常見細菌中有很高的比率具有對抗抗生素的本領。
因此現在科學家研究抗生素,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抗藥性:找出細菌破解抗生素的招式,再研發反制的辦法使抗生素發揮功效。
有一類抗生素 – 碳青黴烯類抗生素(carbapenems),屬於嚴重感染症的後線用藥,例如腸桿菌引起的肺炎、敗血症、腦膜炎。這類抗生素的殺菌原理是:它的分子中有個叫做「乙內醯胺(
β
- lactam)」的零件,能干擾細菌生成正常的細胞壁。細菌缺乏正常細胞壁的保護容易死亡。可是細菌見招拆招,演化出能拆解乙內醯胺的分解酶,使抗生素失效。科學家發現,細菌的乙內醯胺分解酶分兩大類,醫師已經有藥對付其中一類:處方的時候,除了抗生素外,會多給一種藥專門破解細菌的分解酶。
另外一類以「新德里金屬乙醯胺分解酶」(NDM - 1)為代表,醫師仍然束手無策。最近加拿大馬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傳統的篩檢方法,在天然化學物質中找到了AMA,正好能剋制它。AMA是一種真菌分子,醫師用它抑制血管張力素轉化酶(ACE)。ACE是身體製造的分子,用以收縮血管、升高血壓。由於ACE與NDM-1有類似之處,研究人員產生靈感,想到以AMA對付NDM - 1的點子。結果,小鼠實驗顯示AMA與抗生素合併使用,可以治癒超級細菌感染。
參考資料
Meziane - Cherif, D. and P. Courvalin (2014) Antibiotic resistance: To the rescue of old drugs.
Nature
,
510
, 477 - 478.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8月,500期,76 ~ 79頁
抗生素(58)
抗藥性(14)
基因突變(8)
推薦文章
112/06/15
窺視宇宙的奧祕:地面與太空望遠鏡的新發現
劉詠鯤
|
科技魅癮
儲存書籤
112/05/31
AI 讓機器人除了聊天還能採水果!專訪大葉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黃登淵教授
陳亭瑋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4/28
暖化加劇、巴黎氣候協定難兌現,各國如何靠「負碳排創新」趕上淨零?
黃怡婷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4/28
什麼是海洋藍碳?帶你揭開 2050 淨零挑戰賽中超級新秀的面紗
周文臣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