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氣候變遷專題報導(一):全球暖化的正回饋機制
105/06/15
瀏覽次數
4928
陳昭銘
|
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2015年12月195國代表會聚巴黎,經過二週的談判與協商後,終於通過「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簡稱巴黎協定),明訂目標為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在2100年前不超過2℃,並努力向1.5℃邁進。且在2050年後,使人類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自然界的吸收量取得平衡,以維持地球永續生存發展的適宜環境。
巴黎協定目標的達成與否,端視現今全球暖化的趨勢與速度,以及各國政府所執行調適策略的適宜性與確實性。科學資料顯示,全球測站(陸地與海洋)年均溫的平均值於1900-2000年間增溫之幅度為+0.69℃/100年,但最近1981-2015年期間,氣溫增幅卻猛然上升到+1.57℃/100年,暖化的趨勢明顯變快。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也自工業革命前的280ppm,隨時間持續增加,2015年已達400ppm。要控制增溫幅度在2oC以內,二氧化碳含量需控制在450-500ppm之間。距離現況之發展,未來所剩下的排放空間已不大。進入21世紀後,二氧化碳排放之增加速率約為2-2.5ppm/年,這些數據反應了全球暖化的加劇以及人類努力現況仍待加強。
自然界中,有些環境機制會在反應全球暖化時,生成大規模變化,且其變化結果隨後會強化全球暖化,這類機制稱為正回饋機制。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受人類關注的即是北極融冰。當北極全部均為冰雪覆蓋時,所呈現的白色表面,對入射的太陽光其反射率可達90%,吸收率僅約為10%。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大氣與海洋增溫下,地表額外的能量傾向往較低溫的極區優先傳送,低溫的北極地區吸納顯著的熱量後,海面結冰開始融化,白色的冰面減少而藍色的海面增多。深色的海面對入射陽光之吸收率相當高,約為90%,反射率僅為10%,形成有利於吸收熱量的環境與機制。當全球暖化繼續發展,北極將有更多的海面出現,協助吸收更多來自陽光的能量,促使北極結冰加速融化,形成更多的海面,更少的冰面,結果就是對陽光熱能的吸收越來越大,更加速結冰的融解。在此機制之下,北極原本是反射陽光的區域,融冰後反而變成是吸收陽光而儲存熱源的地區,更會加速暖化的速度,這就是全球暖化的正回饋機制。在此機制,北極平均氣溫上升速度明顯高於其他地區。科學家推估,北極將是未來氣候變遷時,暖化最劇烈的地區,形成所謂的「北極放大」現象。
在人為因素方面,地球人口持續增加,自1960年的30億增加到2016年的74億,短短半個世紀增加了1.5倍。更多的人口下,其食、衣、住、行等各項生存機制的維持,均需更大量的物質,而這些物質的生產與消費,也會造成更大能量的消耗。在人口數持續增加,生產消費與能量消耗也隨之增加的連鎖效應之下,若能源的取得仍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使用,其效應則是促使全球暖化的增強。因此,現今人口的持續增加下對應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對全球暖化而言,也是另一種的正回饋機制。(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
翁叔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名詞解釋
正回饋機制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
:指人為因素或自然界中,有些變化會對全球暖化的增強產生加強作用,以自然界為例:原本在平衡狀態中的地球大氣與海洋,因全球暖化使得海溫增高,更多的水分子得到能量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因此又回饋大氣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室效應效果加劇,即為一種正回饋機制。
暖化(46)
氣候變遷(84)
推薦文章
113/06/19
永續的碳循環產業鏈,讓二氧化碳不再人人喊「減」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29
輸血回春是真的? 啟動幹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GDF11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28
做 3D 晶片就像蓋摩天大樓?如何在有限空間內讓 AI 晶片更強大?——專訪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劉柏村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