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科學知面的刺點,宛如藝術創作的靈韻。在時間交會的粹煉裡,等待可遇不可求的乍現。透過鏡頭的再現,傳講霎時浮光的狂喜。第三屆科學攝影特展以「等待>秘鏡」為主題,因得奬的作品,多是經過長期觀察、假設、實驗或操作等種種等待,始攫取到按下快門的精彩瞬間;並藉由研究分析的過程,歸納出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然而,如何在自然圖像中製造科學的意義、如何解構成真理限定的科學論述,本身即是種文化態度的觀與識。
展示空間中泛藍光的水漾星球意象,映射著多元異質的物種和物性:維管束、真菌、節肢動物、兩棲爬蟲、鳥獸、岩礦、物理化學、天文等跨領域現象,透過不同鏡頭角度的觀察與探索,開啟人與非人之間的流動,並藉由文字的解譯和揭示,體現公民對歧異世界的審美想像和科學邏輯,穿越從自然到文化的共存現實,表達互為擬仿的共享心智。
第三屆作品來自臺灣、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法國等,拍攝主題涵蓋節肢動物、昆蟲與蜘蛛、物理與化學、水下與海洋、動物拼圖、天文、地質 、植物、真菌與顯微醫學。以多媒體技術分為:「來自星星的」、「地質與礦物」、「物理與化學」、「植物與真菌」、「昆蟲與蜘蛛」、「水下與海洋」、「動物的拼圖」等段落動態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