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測地、遙測與災害 & 以地質為鏡:從古地震研究看未來震災
109/12/31
瀏覽次數
756
莊昀叡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王昱
|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
第一講【測地、遙測與災害】
講者:莊昀叡|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自然災害影響是人類生活與經濟的重大事件,如何偵測到災害的發生與災害的規模,對於災害應變、工程設計、科學研究等方面來說都非常重要。18世紀以來,大地測量學的進展讓我們逐漸了解地球的形狀。時至今日,現代的測地學與遙測技術,讓我們能更能從咫尺之間到千里之外,都能快速地捕捉到大地的變化,並讓我們更加了解災害是如何發生。
第二講【以地質為鏡:從古地震研究看未來震災】
講者:王昱|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隨著都市的增長與自然環境的開發,淺層災害型地震對人類生活與經濟活動的影響越來越不可輕忽。有鑑於此,如何透過多面相的研究了解、評估未來震災的可能性便成為科學上重要的研究課題。過去半個世紀中,地震地質學家們透過”以今為鑑”,”鑑往知來”的方式,將人類對於斷層活動與地震研究的視野從儀器記錄拓展至過往千年與萬年的尺度。除開拓了我們對於地震斷層在時間長河中的活動歷史了解外,也幫助科學家評估未來地震發生的可能性,進而達到避災與減災的成果。
地質(30)
自然災害(9)
地震(132)
推薦文章
111/12/30
飛向藍天,浩瀚無垠!航空業如何往淨零碳排邁進?
王偉成
|
國立成功大學航太系 副教授
儲存書籤
111/12/30
克服家禽基因轉殖技術難關,興大研發新興育種技術平台開發新禽畜品種
陳亭瑋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11/30
解謎 COVID-19 的第一關是什麼?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那些為了人類安全而建立的「實驗動物模式」
白宜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10/31
醫療數據雲端化!如何用關鍵加密技術,兼顧資安與隱私權?
范俊逸
|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