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檢測食物污染的快速方法
102/08/08
瀏覽次數
10155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肉毒桿菌素是細菌分泌的化學物質。有些食物中毒的例子,就是食物受到這種細菌污染,食用了這種食物之後,6小時後就可能發病(通常是12~36小時內發病)。肉毒是肌肉的神經傳導阻斷劑,中毒的人身體肌肉由上而下漸次麻痺,首先是肩膀、上臂、下臂,接著是腿,然後腳。呼吸肌肉麻痺後,病人會呼吸困難,必須以人工呼吸器幫助維生。不過大部分病人在良好醫療照顧下,能恢復健康。此外,科學家早已發展出抗毒素,可以解毒。
由於食物污染是對公眾的健康威脅,而不只是對個人,越早確定病人的中毒原越好。可是,檢驗食物是否已遭到肉毒桿菌污染非常費時,通常是把受懷疑的食物餵給老鼠吃,看老鼠會不會中毒,這可能要花3天才有確定結果。中了肉毒桿菌的病人在現代醫學的照顧之下雖然沒有生命之憂,這種病例卻是公衛單位的夢魘。公衛人員必須儘快確定污染源,與時間賽跑。因此,發展快速的檢驗方式是當務之急。
至於霍亂,霍亂菌在腸道裡分泌的毒素,是造成霍亂症狀的主因。
美國國防病理研究所、榮民健康局的專家把兩種現有技術合併起來,發展出一種快速的檢驗法。這兩種技術是:對付細菌毒素的抗體,以及PCR,就是在《犯罪現場偵查》(CSI)電視影集中經常看見的技術,專門檢測微量生物檢體,例如DNA。
合併這兩種技術並不是新點子,過去就有人試過了,可是過去的方法出現偽陽性的機率不低。因為在實驗室中,檢體容易受到DNA污染。現在這個團隊發展出一種人工脂肪球,可以保護檢體中的DNA,因此檢體送到實驗室後,禁得起嚴格的清洗手續,不會受到DNA污染,這樣可以確保檢驗結果的可信程度,降低偽陽性。
這個技術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可以用來檢驗其他病原的標記分子,例如早期的癌。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6年6月,402期,76 ~ 79頁
肉毒桿菌(8)
PCR(10)
霍亂弧菌(3)
人工呼吸器(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3
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