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年前,又大又笨重的電視機或是電腦螢幕是否讓你覺得移動起來十分的費力,放著又占據了許多的空間?近年來體積龐大的顯示螢幕已經開始被輕、薄、體積小的平面液晶顯示器給取代了。正因為顯示螢幕平面化了,也就更衍生出了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新發明與產品:攜帶式液晶顯示器,像是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GameBoy遊戲機等都是廣為使用的商品。然而所謂的液晶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一八八八年奧地利植物學家雷尼哲(F. Reinitzer)發現液態晶體(liquid crystals,簡稱液晶)的存在,但直到一九六八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科學家G. H. Heilmeier才根據液晶的動態散射效應,把液晶做成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然而,美國企業雖然是液晶顯示器技術的原始推動者,並擁有眾多研究人才與技術專利,但長久以來一直以國防需求為主要發展重點,並不很重視產品的大量生產技術。日本反而是最先把這項技術商品化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