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全球暖化趨勢與防災因應

106/04/17 瀏覽次數 1515
2015年是人類歷史上十分獨特的一年,各地氣候發展的趨勢正以五種不同的指標預告我們人類將有翻天覆地的前景。首先,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2015年有8個月邁過400 ppm的門檻。接著,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觀測資料指出,2015年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年。第三,聖嬰現象正在太平洋發展,強度還在增高中,將成為2016年天氣演變十分難以掌握的變數。第四,2015年10月的全球海平面觀測值又達到新的高峰,比1993年開啟衛星觀測以來的基值整整提高了8公分。最後,2015年3月北冰洋的冰蓋面積只有1千4百多萬平方公里,不但是有史以來冬季觀測紀錄的最低值,也顯示極區的升溫情況遠遠超過科學家的預估,預計2016年的9月會出現破紀錄的夏季觀測低值。
 
這些同時出現的指標突顯了當前地球環境所面臨的深沈危機:大氣與海洋的溫度將會持續升高數百年,地表的熱能持續累積,天氣變化日趨極端,頻繁出現的高溫、乾旱與豪大雨正嚴重衝擊社會的安定與農業的生產;而高山及兩極的冰雪量快速的消融,海平面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快速上升,更嚴重威脅海岸地區的穩定;全球暖化的腳步正逐步加快。這是21世紀人類生存最大的挑戰!
 
目前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衝擊是空前的;更可怕的是,環境危機發生的速率正在增快,我們可以因應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舉例來說:以當前二氧化碳快速的增加率(約每年2ppm),我們將會在2038年以前達到450ppm的危險臨界值,因應的時間還不到25年;以現今北冰洋夏季末冰層覆蓋面積快速的消失率(每年15%),我們將會在2030年以前遭遇北冰洋夏季無冰的可怕場景,而可以因應的時間還不到20年。這些都來臨的太快了,還不到一代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們過去的想像。
 
臺灣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不論是高溫熱浪、颱風、豪大雨、山崩、地滑、土石流,都是常年的威脅;如今地震風險也大幅增高,未來海平面的快速上升更是不能輕忽大意。面對極端氣候日趨嚴重,自然災害頻率及規模增大,我們防災、避災及救災的態度也要以永遠做不夠的態度去因應。我們不但不要使自己陷於危險的境地,也就是要離開易淹水、土石流、順向坡、活斷層的區域,更要進一步的改善受傷的生態環境,建立防災避難的處所,儲備需用的器材、飲水、糧食,更要做好長期且完整的國土規劃工作。
 
本講演經中研院授權國網中心「知識大講堂」收錄,並提供本園轉載,謹此致謝。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