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水族新寵-螢光魚

109/03/27 瀏覽次數 6820
不論是在餐廳、娛樂場所、公司行號與一般家庭中,水族箱的身影無所不在,多采多姿的水生生物,為室內空間增添絢爛的色彩,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隨著經濟成長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觀賞魚市場也逐漸崛起,根據統計。全球水族市場預估產值約每年新台幣2300億元,其中德國、荷蘭與日本是水族市場最為活絡的地區,台灣、美國、新加坡、澳洲、香港、馬來西亞、印尼、泰國、中國沿海省份也是大宗的消費市場。

歐洲的水族市場相當穩固,同時早已從傳統的寵物市場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產業鏈。德國與荷蘭在水族市場中一向保持著領導流行風潮的角色,從早期的神仙魚、七彩神仙魚到後來的孔雀魚與短鯛,不但專究於野生地區種的收集,同時更有專業的繁殖溫室與相關協會或學會。而近年來更從事許多觀賞魚種的改良,創造出更具有觀賞價值的改良品系。台灣有養殖王國的美稱,據統計,國內可以經由人工繁殖的觀賞魚已達370種以上,所培育的觀賞魚除了內銷外,並外銷東南亞、日本、美國、南非、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十多個國家地區。

水族產業的消費形態,也由傳統蓄養觀賞,提昇為融合美學及庭園造景觀念,走向精緻化、藝術化、生活化與休閒化。過去50年來生物科技發展與創新運用,已經為台灣在國際上爭得一席之地,而國內廠商結合最新生物技術所發表的「螢光魚」,正推向國際市場。2001年,台灣創下世界紀錄,首度發表體長約4公分的斑馬魚、稻田魚等小型螢光魚;2010年,進一步研發出體長12公分的中型螢光魚。

螢光魚在國外又稱為「基因改造寵物魚」(GM pet fish),是利用顯微注射法,把一段構築好的外來DNA片段注入觀賞魚的受精卵內,再經過培育、外表篩選、DNA檢驗、繼代培養所得到的一種特殊品系。一旦轉殖成功,經過選種及育種,選出螢光蛋白在魚體表達最亮的個體,進而再次選種與育種,就可以選殖出在魚體肌肉細胞表現螢光的個體。

螢光魚是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這項獨步全球的發明,透過基因轉殖技術,培育出過去想像不到的新品種,在市場上大受歡迎,曾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棒發明之一,為台灣的水族市場開啟一扇嶄新的大門。這些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的螢光魚包括:螢光綠王子、螢光綠天使、粉紅公主、粉紅天使、雙基因水蜜桃公主等等。「粉紅天使」更受到杜拜王室的喜愛,以每隻十萬元的價格購買。水蜜桃公主是從九間波蘿魚改良而來,因為被注入了水母的綠色螢光基因和珊瑚的紅色螢光基因,經過2次轉殖,顏色也變得多彩繽紛。

台灣天然資源有限,在面對WTO國際化、自由化、全球化競爭之下,必須憑藉著優異的技術、創新的思維,研發出具有競爭優勢的農漁產品,才是進軍國際市場之最佳利器。藉由產官學三方的通力合作,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芝林企業(芝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在臺灣觀賞魚繁養殖產業合作願景,以「科技農業」的思維,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提升效率、增加價值,作為永續發展的動力。
 
展示圖文
展映實景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陳志毅研究員
設計: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陳志毅研究員

著作權
展示圖文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