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使用者經驗與創新:從「人」身上找尋創新利基
103/11/17
瀏覽次數
3555
吳珈瑤
|
政治大學廣電所
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電系
根據新聞報導,2014年11月雅虎舉辦「駭客松」比賽,評審雅虎亞太區設計部門資深總監梅若蘭表示,唯有重視整體「使用者經驗」的App或網頁才能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不會因為一時覺得酷而下載,最後卻被打入冷宮,使用者經驗與產品創新會是未來的大趨勢。此外,Apple的產品向來著重人們「想要」,而不只是「需要」,賈柏斯本人也曾在產品發表會時說,蘋果的產品已跳脫基本功能的提升,而是尋求給予客戶一個整體的使用者經驗。然而,到底什麼是使用者經驗與創新呢?
還記得逛IKEA時,裡頭各種情境佈置,滿足我們對家的想像和憧憬嗎?有別於傳統傢俱行單純展示傢俱,IKEA讓使用者在空間中享受和體驗家的感覺,正是運用使用者經驗創新(User Experience Innovation)的概念!
台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佩玲表示,使用者經驗創新包括四個核心要素,即以人為本(Human Centric)、跨領域(Multidisciplinary)、開放式創新(Open)與迭代過程(Iterative process)。
以人為本指的是公司推出產品與服務時必須從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以突破創新的方式找尋未來需要開發的新技術,滿足使用者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跨領域則是公司必須擁有不同背景的人才,在多元化思考的催化下創造成功的商業模式。舉例來說,公司開發創新產品時,不同階段需要各個領域的人才:新產品萌芽前需要人文與社會背景的人發想新產品的概念,接著設計背景的人將產品圖像化,而後轉交給工程人員製作出實體的產品,最後需要商業管理人才設想如何將產品成功引進市場。
開放式創新是說,公司不能像過往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關起門來自行研發產品;而是應該走入社會,觀察使用者,以及想辦法由他們說出需要什麼類型的商品。
劉佩玲指出,台大智活研究中心在找出使用者經驗創新需求時,首先研究人員會深入社會,觀察使用者需求;而後藉由工作坊,聚集研究人員、企業開發人員、使用者等不同領域的人,以圖表將各式議題分類和歸納,找出最重要的議題後進行發想;最後提出概念設計,以及解決方案。
迭代過程指的是公司研發新產品時,根據使用者的回饋,進行修正與迭代的過程,而非新產品未經過測試而直接上市。
研究流程方面,使用者經驗創新分為四個階段,從探索、概念設計、原形開發到評估。探索期可使用訪談或是隨行(shadow)方式,找尋使用者需求及社會和市場的趨勢。概念設計的階段,則是根據探索期的資料蒐集,提出具體的想法。
原形開發階段將設計想法實現,初步使用紙本原型(paper prototype)呈現產品,接著製作可以實際操作的擬真產品,最後根據使用者回饋,進行評估階段。四個階段為迭代與重覆的過程,執行過程中,若發現某一階段有問題,可在回到該階段進行修正,直到找出最佳方案。
劉佩玲指出,BEST model為使用者經驗創新的最佳成功模式,B指的是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E是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S是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T是科技(Technology)。此模式以使用者經驗為核心,公司找出使用者經驗需求後,科技產業的人才將產品實體化,而後設計人才包裝產品,並同時加入產品服務的概念,最後透過商業模式將產品上市。
未來公司要開發令人驚豔的產品與服務時,應該將使用者經驗創新放在心中,找尋使用者潛藏在心裡或是連自身都未察覺的需求,創造出的新產品要能帶給消費者在產品使用上意義與經驗的改變。(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世新大學廣電系
採訪對象:
劉佩玲|台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使用者(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