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腰痠背痛新發現:一線用藥的重新省思

103/12/25 瀏覽次數 7788
「腰酸背痛」,堪稱是現代人的常見文明病,痠痛口服藥物與外用噴劑常出現在廣告與報章雜誌當中,然而許許多多來路不明、口語相傳的偏方,也是層出不窮。市面上銷售的酸痛貼布種類多達數十種分類,分為藥效、時間、部位等許多的類別,不僅如此,國人使用貼布的數量也十分驚人,銷售量年年升高。學生、上班族、低頭族,經常使用3C產品、看電視、盯著電腦、長時間坐臥姿勢不良,導致背痛、腰痛或其他部分痠痛的人越來越多了。雖然痠痛的症狀常為人們所忽視,認為並不嚴重,但這些症狀是可能會惡化到難以治療的。此外,我們去醫院診所求助,醫生開給我們的藥品,它所含的成分,使用的名稱,我們真的明白嗎?這些常見的第一線藥物雖然被廣泛的使用,但真的能發揮作用嗎?

舉例來說,乙醯氨基酚(paracetamol),就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止痛成分,而乙醯氨基酚除了用於減輕疼痛之外,也常被拿來用於感冒發燒症狀之緩解。在市面上有相當多的成藥也都含有這個成分,像是台灣人所熟知的普拿疼與斯斯等藥品。此外,醫界也常以含有這個成分的藥品來做為第一線治療痠痛症狀的處方。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為此藥常見,因此更需要注意其服用劑量,成人每次服用1,000毫克,相當於一顆藥物的劑量。每天服用4,000毫克為限,但若是有飲酒、抽菸等行為,則劑量應降低至每天2000毫克以下。因為這個成分運用廣泛,許多不同的藥物也常包含此成分,所以不小心過量服用引發的藥物中毒也頗為常見,更是許多西方國家裡發生永久性肝衰竭的原因之一。

克里斯多佛教授(Christopher M Williams)2014年7月在頂尖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鎮痛藥物治療急性腰痛的實驗研究,在實驗中,實驗組的受試者使用乙醯氨基酚,而對照組的受試者使用安慰劑,並比較其改善疼痛時間與疼痛恢復的狀況。

該研究在4606例患者中隨機篩選1652例患者分配到治療組。每天服用三次(早中晚三餐)乙醯氨基酚,或安慰劑。研究者以記錄減緩疼痛時間上的變化,和從腰痛程度的比較上作為記錄標準,將其量化為十等分以為評分(以0-10不痛到很痛,作為疼痛量表)。研究結果發現,與安慰劑組相比,使用乙醯氨基酚藥物並沒有顯著地改善疼痛與促進復原,因此研究者們開始對乙醯氨基酚這類常用止痛成分的效果產生質疑。

換句話說,或許對於治療腰痠背痛而言,也許最需要的不是止痛藥,而是其他功能的藥物或是物理輔助治療。

拜資訊發達所賜,網路上提供了許多透過非藥物的方式,來舒緩「腰痠背痛」的症狀。探討「腰痠背痛」其主因,發現大多是由於長期不正當使用脊椎所造成,一些建議的解決之道,歸納於以下幾點 (周溫祥,2011):
  1. 不要長期久站或是坐著不動,應適度改變身體姿勢,避免固定不動。
  2. 拿重物時建議彎腰拿取,而非直接將物品搬上。
  3. 坐姿與睡姿也需要注意。
  4. 多利用膝關節及髖關節的彎曲,來分擔腰部單一的受力方向與強度。
  5. 利用輔具或是工具減少不必要得的動作。
  6. 規律地從事一些可以訓練柔軟度及強度的運動。
  7. 睡眠與飲食的均衡也會影響腰痠背痛的症狀。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 103-2515-S-214-002」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陳思維|義守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