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行動深度感應器時代將到來

103/05/08 瀏覽次數 19072
深度感應器結合遊戲已逐漸成熟,藉著3D深度感應器偵測玩家們的動作,身體就宛如是控制器,尤其自從微軟發表了Kinect,讓深度感應器的成本大幅降地後,相關進一步發展出來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了。除了最初的體感遊戲領域外,像是手勢操作、3D掃描、擴增實境等等的應用,也紛紛出現,將人機介面的互動、帶往下一個階段。

隨著深度感應器的發展,有許多採用不同技術的產品出現了,不過礙於技術門檻,大部分的產品大多都還是以搭配電腦為主。直到去(2013)年,行動感應器的火也才慢慢燃燒至行動裝置領域。

去年Occipital就曾經在推出搭配平板電腦使用的「Structure.IO」、行動式的深度感應器。他的設計是採用外掛的形式,讓現有的平板電腦(Apple iPad)可以擴充深度感應器的功能。再加上去年年底Apple已經收購了深度感應器公司PrimeSense,所以也讓大家期待以後在Apple的相關產品上,能夠有更好的整合。

另一方面,日前Google的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先進技術與計畫)部門則是發表了名為「Project Tango」的計畫 。這個計畫算是再進一步,直接將深度感應器整合在Android手機上,透過這個新的感應器,讓手機對於環境的感知,能有更接近人類、更好的效果!

而當行動裝置多了這個新的空間三維資料,可以玩的把戲就更多了,以後應該就可以直接拿著手機進行3D物體掃描,或再搭配3D印表機,列印出看到的真實物體。而其他像是室內環境場景的建置、或是更細緻的擴增實境效果,都將可以更簡單地做到!

行動深度感應器讓手機可以感知周圍的環境,如果再進一步搭配手機內部本來就有的陀螺儀等感應器,輔以手機、甚至操作者本身的狀態,相信在將來,這樣整合性的產品,將帶來更多、更好的實際應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