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從台灣到西藏和峇里島:東南亞地質與亞洲造山研究

107/03/12 瀏覽次數 3221

鍾孫霖院士現職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同時也是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的合聘講座教授。過去二十多年間,鍾院士一直參加國科會/科技部資助的『東亞地體構造演化整合型研究計畫(CREATE)』,應用多種先進的地球化學方法,研究與亞洲大地構造和岩石成因有關的重要地質問題。他所帶領的團隊,針對全球最大規模的造山作用–印度與亞洲大陸碰撞,及其在「世界屋脊」(西藏與喜馬拉雅山脈)上所造成的岩漿活動紀錄,綜合定年學、岩石學及地球化學等領域的尖端技術,進行精確且有系統的先驅性研究,獲得多項突破,受到國際矚目。

鍾院士從2008年開始推動一個地質的「絲路計畫」,針對西藏/喜馬拉雅和高加索/伊朗/土耳其這兩個當今地表上最重要的碰撞造山帶進行對比研究。從2015年1月起,他開始主持中研院的深耕計畫 『亞洲大地構造與造山作用研究:東南亞實驗』,在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尼的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馬來西亞的沙巴、馬來半島,緬甸,泰國以及越南等,從事野外地質調查與岩石採樣分析,進一步推展相關的國際合作研究。

本講座內容主要取材於演講人沿著絲路以至東南亞地區「遊山玩水」的心得,希望能深入淺出也生動活潑地介紹一些地質調察的結果,帶領大家一起管窺亞洲造山與板塊運動的堂奧。演講最後,還將藉「他山之石」觀點,簡介台灣的造山作用和板塊構造、以及台灣學界與地震地質相關的近期研究。

參考閱讀:『越過絲路的摩登探險家—鍾孫霖的地質調查之路』: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網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