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半世紀的高中數學課程回顧

106/03/21 瀏覽次數 1406
本場次講演內容聚焦在高中數學課程,但是在特定課題上,也可能涉及國中小。
 
礙於現實資料的可及性,講者設定民國 51 年為討論的起點,而他所依據的資料,是(前)國立編譯館之教科書圖書室所收藏的教科書,部分耆老的訪談,以及公布在網路上的我國人口統計資料。單純地列出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的變革,可能無法讓與會聽眾產生建設性的概念,講者將盡力探索變革的原因,並以「溫故知新」的態度,思考變革的意義,期望引發後續時段的深入討論。
 

講演綱要(撰文|高英哲)

 

台灣教育的發展,自民國 51 年開始算起,迄今已有半個世紀。課程標準經過數次演變,在民國 72 年定於一尊,之後幾經編修,都沒有脫離原本的脈絡。單維彰老師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並指出其利弊得失,或可作為未來修訂數學課程的參考。

 

單老師選擇以民國 51 年做為台灣教育發展元年,是採納了李建興教授《台灣教育發展史》的論點,因為國民政府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認份要長期留在台灣,於是著手積極從事內政改革,教育制度自然也包括在內。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教科書圖書館,就是從民國 51 年開始收藏高中教科書。

 

我們回顧當年的教科書,可謂「無綱多本」,在非常寬鬆的課程標準要求下,各書局所出的高中數學教科書,內容差異頗大,真正能夠體現多元呈現的精神。當時的教科書還有「單科成冊」的特色,後來課本裡「凝為塊狀」的主題式結構,顯然是從單科成冊的傳統延續下來的;即使在教科書按照學期分冊之後,這樣的塊狀編輯特色仍然不變。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教科書編輯受到美國「新數學」運動(SMSG)的影響,會率先介紹集合跟邏輯的概念;在其他國家的數學課程裡,很早就會帶到的機率問題,也因為編輯認為一定要用集合的觀念來處理,因此在台灣的課程安排上,就被安排到比較後面的章節。

 

「新數學」運動的影響力,到了民國 60 年發揮到最大。在這個「綜合數學時期」,一共四個版本的高中數學教科書,不約而同全部往新數學的抽象形式靠攏,開宗明義用的是「怎樣學習數學」、「什麼是數學」這類看似和藹可親的標題,探討數學的本質、學習對象與教育目的。不過再細看實際的內容,其實並沒有比較簡單,在先前版本中僅僅稍微提及的向量跟機率,到了這時候篇幅大增;單老師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高中生,他覺得當年這些課本的內容真的是很硬。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版本的課本雖然各自呈現作者的特色,然而在課程編排上已沒有多大出入,顯然課綱已經在發揮作用,是名符其實的「一綱多本」。

 

民國 72 年是高中數學課程的重大分水嶺,教育部委託師大科學教育中心,編印了《高級中學數學課程實驗教材—基礎數學》一共四冊,供高一高二使用。這個「一綱一本」的國編版,從此獨佔高中數學教育 15 年,並且即使在日後回復到一綱多本之後,仍然是各家編修的參考標準,比方說矩陣在這個版本中份量大增,甚至還放入了綜合各種數學知識的「轉移矩陣」概念;微積分跟統計也首次進入高中數學的課程範圍,不過卻孤零零地以塊狀的形式,被擱在高中數學的最後一部份,顯得有些突兀。

 

單老師認為這個國編版,雖然將課本分為普通數學、理科數學跟商科數學三種版本,有認識到學生日後分科的不同需求,然而就某些層面來說,反而是走了回頭路,回到民國 50 年代的塊狀編輯,按照數學邏輯來編寫教程,注重「教」的效率重於「學」的成果。比方說複數的部分往前挪到第一冊,使得「數系」的概念成整合為完整的一塊,自然也就包括了代數基本定理;到了第二冊融入三角函數,如此便涵蓋了複數的幾何性質,因此在複數平面之後,立刻就帶入平面向量。這在數學系出身的教師眼中,是一個非常有創意跟自信,整合得非常完美的課程安排;然而在教學實務上,要期待十五歲的青少年,能夠沒有障礙地立刻掌握這個脈絡,就有些緣木求魚了。

 

三十多年前國編版奠定的課程架構,有很多是歷史情境的偶然,不一定是理所當然的最佳安排;然而高中數學課程日後幾經編修,大體上卻仍不脫離這個架構。也許該是用跳脫窠臼的眼光,重新審視行之有年的高中數學課程,是否一定要堅持既有的課程安排的時候了。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http://case.ntu.edu.tw/scisalon/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NTUCASE/
● 科學史沙龍特稿與影音:http://case.ntu.edu.tw/blog/?cat=1750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