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轉型蛻變中的石化:引言
106/03/02
瀏覽次數
1144
郭肇中
|
經濟部工業局民生化工組石油化學科
石化產業對我國到底有多重要?民眾的感受度始終不高。事實上,以石油煉製的汽、柴油等能源產品,在未來電動車及綠能發展的趨勢下,長期需求肯定下滑。
但若要做到輕量化的電動車、耐候抗腐蝕又輕量化的風力發電複合材料葉片,或在屋頂上能耐20年的太陽能發電板的封裝膜,卻都屬於化學材料製造業的石化範圍內。也就是先由石化業者研發及製造出橡膠、塑膠、化學品等原料,再由複合材料及製品業者生產成形品交給系統業者組裝,變成在市面上看得到或研發出未來想發展的綠色產品。而小英總統規劃推動的五大創新研發產業,也需要輕量化、高規格的石化新材料的支援配合才能發光發亮。
在國光石化停建後,經濟部召開石化產業策略規劃會議,希望業者能朝「高值化」發展,並成立推動辦公室及編列科技預算來協助業者。但會議中不乏反對意見,尤其是把石化產業由原本大宗具壟斷性的生意模式,轉變成需投入長期研發且客製化的經營模式;有業者說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但也是選擇的問題。
其實,石化業者一直與研究單位進行委託研究,現在更投入試量產研發計畫,已至少有21項高值化的新材料在執行及規劃中。試量產研發是石化業投入研發的關鍵及瓶頸,因為動輒是3年,10億上下的研發計畫,但卻是一個把燒杯裡研發出來的新材料,做成像大家印象中無數管線與塔槽的石化廠的重要過程。
似乎沒有什麼材料及化學品是台灣做不出來的,但當要做個百~千噸的研發工廠來製造,由於是世界首例或是國外技術不釋出,因此從實驗室的規格、專利布局、經濟的評估、試驗工廠的設計、下游市場的試用與建置,以及未來正式量產工廠的智慧運轉數據蒐集,都需自己投入。同時須與學界合作培訓未來量產的人才,結合跨界及跨領域的專業才有機會成功。目前總算大部分的石化業者已投入試量產研發這一步,一改以往直接向國外買技術而不做基礎研發的方式。
以目前來看,石化產業投入研發是業者不得不走的路。由於高值化的新材料產品非屬紅海市場,價較高,需有足夠專利保護以避免被取代及被告,而且產量較少。惟一項產品若小於公司目前營業額或產能的 1/100,則營運績效難以展現。因此,投入千噸級產能的試量產研發,大概是這些具有數十萬噸級甚至千萬噸級產量石化業者的最小投入極限,雖是妥協,但也埋入一些希望。
只是數億元及數年的研發不一定成功,要鋪陳的工作則是以往經營大宗石化品的數倍,經營範圍要能洞悉並安排到國內外特定下游客戶甚至民生消費端,且下游若不能穩定提料,則對連續式的石化製程是嚴苛的挑戰。石化產業高值化及新材料確實是個長期賭注,石化業需與下游串聯打通路,與學校串接養人才,產品方向上真的能串接到國內創新產業,製程上真的考慮工安、環保、減廢及減碳,希望這轉型蛻變中的石化產業能帶給我們的經濟、社會及環境另一番氣象。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7年3月,531期,4 ~ 5頁
石化產業(1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