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人文底蘊 數位臺灣

107/05/24 瀏覽次數 1444

福爾摩沙,一座四海環繞的美麗寶島。距今300萬年前,形成現今我們所看見的雛型,與大陸遙遙對望。15、16世紀歐洲國家開闢東亞的新航路,荷蘭人與葡萄牙人與我們的島上先民進行商貿活動,使臺灣與世界展開了交流與互動。17世紀中葉,大清政府治臺,時光推移,國際震盪不安,臺灣割讓予日本,經過漫長的50年,我們重回了中華民族的懷抱。在這數百年間,許多來自不同國家、隸屬不同民族,與不同身份的人都曾踏上臺灣這塊土地,無論是挾船堅炮利而來,或是為了商業貿易上岸,甚至是為了探險、傳教、學術等理由而深入臺灣,並將許多珍貴而值得典藏的文物與照片帶回了他們的家鄉。

 

為了蒐羅呈現這些留存在海外的文史珍藏品,由科技部和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與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項潔教授共同執行的「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跨國研究與交流計畫」之「海外博物館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庫」計畫,與海外民族學收藏機構合作,展開對其所藏臺灣器物、影像和文字紀錄資料的彙整、整理和數位建檔工作,並透過逐步彙整流落在海外的珍貴臺灣物質文化資料,藉此補充和增強臺灣藏品研究資料之豐富性。

 

在傳統的臺灣史論述中,對於臺灣物質文化的蒐集研究,多半認為是日治時期由日本人類學家才引進的新觀念。然而,「海外博物館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庫」的成果顯示出,在日治時期以前,許多來自西方世界的官員、商人、傳教士、學者,甚至是探險家,他們早已在臺灣開始進行文物的蒐集工作;他們所採集的文物與照片,都是採集者認為足以代表當時臺灣文化的象徵物。像是大英博物館所藏,由首任英國駐臺領事史溫侯(Robert Swinhoe, 1836-1877)所蒐集的臺灣平埔族文物、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提供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收藏的三百餘件文物、還有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所藏,由曾協助日本在牡丹社事件中侵臺的美籍軍官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1830-1899)所蒐集排灣族的生活與儀式用品,或是收藏於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 1842-1940)蒐集的《新港文書》等。這些藏品都將臺灣物質文明蒐集的歷史,整整往前推溯了約五十年,在學術研究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本展挑選了眾多藏品裡具有重要意義的代表物件,包括生產工具、傳統服飾與配件、儀式用品、宗教器物以及老照片,透過「海外博物館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庫」的呈現,讓民眾可以更加貼近這些藏品,也更能瞭解早期臺灣先民的生活點滴與社會風貌,以及十九世紀臺灣與世界的互動。無論是精神層面的宗教思想,或是物質層面的生活樣貌,透過數位化的建檔與網際網路的傳播,將永久保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了解先民的重要資源。

 

展示圖文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項潔主任
視覺設計: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項潔主任
 
著作權
見展示圖文標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