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吉光片羽─歷代古陶瓷探微

105/05/03 瀏覽次數 1232
看過唐三彩陶俑的人,無不對其鮮燦奪目、淋漓盡致的施釉作風,以及生動的姿態留下深刻印象;而見過宋代汝瓷的人,相信也能對五代後周世宗「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的描述心領神會。前者以縟麗迸射的色彩呈現出盛唐繁華;後者則反映宋朝文人崇尚自然、雅好清淡的品味。不論艷麗或樸雅, 都是當時陶瓷工藝的輝煌成就。

中國陶瓷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從目前所發現最早的河南新鄭斐李崗出土的陶器算起,至今約有八千年。而燒製青瓷的技術則至東漢才臻成熟。陶與瓷都是利用黏土塑形,再經火燒結而變堅硬之物,然而瓷器因原料的揀選、燒製技術及釉料配製方式的不同,使其具有吸水率、透氣性低及亮滑的外表,展現與陶器不同的質感。

回顧中國陶瓷歷史,從原始社會陶器的古樸渾厚;漢、唐陶瓷的雍容博大;宋、元瓷器的精美靜雅;明清製品的秀麗纖巧,再再投射歷朝歷代的藝術品味和科學成就。及至今日,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陶瓷堅硬、不可燃、不生鏽、可任意成形的優點被挖掘、轉化,也開始在建築、醫療器具、航太工業等各項產業領域中發光發熱。綜觀人類物質文明的演化歷程,陶瓷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幾乎涵蓋政治、經濟、生活、文化、審美等各個層面。

透過古陶瓷的觀察與研究,可以抽絲剝繭,找出不同時期的特性。為了揭開隱藏在古陶瓷中的祕密,研究者以拓荒者之姿,走遍各地遺址和買賣市場。當他們發現形制完整的古物固然欣喜,但即便是在荒煙漫草間找到的陶瓷殘片,也會被當作可以微觀歷史的吉光片羽,甚至成為課堂上的標本教材。本次展出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收藏的19件古物,內含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壺、西漢陶馬、唐代題詩枕、明代安平壺、清代青花杯等,時間縱深長達四千年。現在,就讓我們透過這些古陶瓷,和您一起穿越時空,一探古人的生活景況,從中領略不同朝代的文化藝術和賞鑑觀點。


盛裝酒漿、茶水或其他東西,形制多半呈小口大腹
 
出自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雙耳壺」,隱隱透露數千年前的古樸之美。

遼代的「綠釉陶扁壺」,於胎土外層施以綠釉,展現契丹民族的工藝特色。

1920年代以來,在台南安平古堡大量出土的「安平壺」,是中國陶瓷史上少數以台灣地名命名的施釉罐,灰白釉或略閃青色調的青白釉別具素雅風韻。


泛指裝盛東西的碗碟杯盤等
 
宛如現代點心格盤的「青瓷槅盤」,年代約為西元4、5世紀的東晉時期。

六朝後期,白瓷出現,同時南北各地窯業俱興。其中,浙江越窯所燒製的瓷器呈現如玉質感,「越窯青瓷五花口碗」除依稀可見青黃溫潤釉色外,其表面黏附了來自台灣海峽的貝殼,讓我們對它有一份特殊的親切感。

「青白瓷盞托及小杯」中的盞托又稱茶托,是一種以「托」和「盞」(茶碗)配套使用的茶具。為避免燙手,盞托可說是宋人飲茶必備之物。
 
瓶與罐
形制上或許不同,但大都用來取水或裝食物
 
「繭瓶」頸細短、腹形如蠶繭,最早出現在戰國中期,至秦代到達鼎盛,約在西漢中期之後消失。學界一般相信,繭瓶是秦文化典型器物。

 為了增加美感,灰陶器表面常見劃花、堆紋、彩繪、塗色等裝飾技法,但最具特色的還是如「灰陶彩繪罐」這種在低溫陶胎上彩繪的裝飾。

「四神十二時貼塑素燒瓷罐」以不上釉的素燒模樣呈現,器身肩部的裝飾帶有10個人形貼塑、近口沿處一圈有狀似龍形和鳥形的貼塑。。

俑                                                                                                                                                                                                             依中國古文獻記載,「俑」本來是指外觀似人的偶像,不過,近代學界為了便於分類,就將各類動物像或所謂的鎮墓獸都納入「俑」的範疇。因陶土隨處可得,陶塑易於模仿擬真,盛行於漢唐之間的俑作,數量上以陶俑占大多數,主要的功能是用來陪葬。藉由造型豐富的陶俑研究,不僅可窺見當時的喪葬文化及其所反映出的社會風俗,陶俑同時也是理解古代服飾、樂舞、儀仗或家畜品種等各個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本展的「陶狗」、「陶馬」、「裸體陶人俑」、「女跪坐陶俑」、「女子陶立俑」都是漢代的陶俑,讓我們得以略探漢朝時期的生活情景。
 
焚香器具
「博山爐」是中國漢、晉時期,漢民族於民間常用的焚香器具,可用來薰衣、薰被以除臭和避穢。「陶博山爐」爐體呈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呈山形。當煙氣從山形陶蓋中散逸繚繞,似山在虛無縹緲間,給人宛如置身仙境之感。
 
 
展示圖文

展映實景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謝明良教授
視覺設計: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謝明良教授

著作權
科技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