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區域衝突導致全球災難

102/09/16 瀏覽次數 11485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6分,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上空580米處爆炸,威力相當於1萬2,500噸黃色炸藥。到了當年年底,死者估計達14萬人。

這些年來,印度、巴基斯坦之間發生的衝突,可能會引發核子大戰,令許多有識之士憂心廣島的悲劇重演。可是,印巴果真發生核子大戰,對世界究竟有什麼影響?卻少見較全面的評估。今年10月初在倫敦皇家醫學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讀來觸目驚心。

這份報告是美國麻州醫師赫爾芬(Ira Helfane)提出的。他指出,要是印巴引爆100枚廣島級原子彈,會導致全球性的饑荒,死亡人數可達10億人。其實1980年代就有學者以計算機模擬核子大戰的後果。去年底,有個美國研究團隊得到的結果是:那樣的衝突會把500噸煙塵送入大氣,遮蔽陽光,地表溫度因而平均下降攝氏1.25度,並持續幾年。世上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區,生長季節每年會縮短10~20天。

赫爾芬認為,這樣的災難以我們目前的準備,根本不足以面對,「現在全球糧食儲存量是半個世紀以來最低的,只能維持49天。一旦糧食產量突然大幅下降,會立即引發全球性的囤積行動。」依賴進口糧食的國家,如馬來西亞、南韓、臺灣、北非,首當其衝。其他地區已經營養不良的人,至少有8億,也立即遭殃。此外,飢荒還會引起傳染病,如霍亂、斑疹傷寒等,以及武裝衝突,受害人數將以億計。

為了說明大氣降溫對糧食生產造成的大規模衝擊,赫爾芬舉1815年4月印尼坦波拉(Tambora)火山爆發為例。火山爆發後,第二年(1816年)就「沒有了夏天」,並發生了19世紀最嚴重的饑荒。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大氣科學家圖恩(Brian Toon),也在同一場會議中提出了自己的估算。他認為,100枚廣島級原子彈的爆炸威力,足以摧毀30%~40%的臭氧層,因為平流層的溫度會因而上升攝氏50度,加速破壞臭氧的自然反應。這也會摧毀一部分農作物,造成饑荒。

核武專家並沒有對赫爾芬與圖恩的預測嗤之以鼻,只是強調這樣的預測涉及許多不確定因素。至少,他們提醒了世人,印、巴衝突的後果,也許不比美、蘇衝突來得小。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