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全能寶寶在你家 看你如何教育他

98/09/08 瀏覽次數 15990
看似天真的小嬰兒對語音的敏銳度並不差,甚至更優於成人!這是因為成人在固定的語言環境中,會提高對自身常用語音的敏感度,降低對其他較少接觸語音的區辨力。例如華語背景者對英語的長音「e」和短音「ε」很難聽出差異;英語背景者則不易區別中文的「ㄑㄧ」和「ㄒㄧ」。

科學家發現,語言環境對人類語音知覺能力有篩選作用,早在12個月左右就定出了特定的母語知覺空間。也就是說,人類在1歲左右,就由天生的語音知覺系統把原本的全能語音辨識能力,調整為有利學習特定母語的語音知覺系統。這種定向的基礎,有助於更深入複雜的語言學習。

師大特教系的劉惠美教授是國內研究嬰幼兒語言能力的專家,她先前受過語言學訓練,後來跟著「聽語科學」的教授研究,特別關注早期語言經驗對嬰兒的語音知覺,和其語言理解、表達能力發展的影響。

劉教授在博士班時曾參與一項團隊研究發現:如果在嬰兒 9 到 10 個月的時候,營造自然生動的外語互動環境,就可提升嬰兒對非母語中所欠缺的語音知覺(研究中就是以「ㄑㄧ」和「ㄒㄧ」做為美國嬰兒實驗的觀察標的)。另外,她也提供 DVD 影音與 CD 聲音的被動語言經驗,不過研究發現這對提升嬰兒辨識外語的能力沒有幫助。當年這項研究還由 Discovery 製作節目,對多國的嬰幼兒語言教育產生影響。

劉教授回國後,持續針對嬰兒語音環境的特性做更深入的探討。許多跨語言研究指出:不論哪個文化中,與嬰兒互動的成人會自然而然地提高音調、放慢速度、強調節奏與抑揚頓挫的效果,咬字發音也格外地清晰。對於這種說話方式,學界還創造出「媽媽語(Motherese)」一專有名詞。

不過過去西方學者在媽媽語研究中,對「提高音調和語調抑揚頓挫」這個特性,會特別提到這在中文語系中可能會造成嬰兒對聲調辨識的混淆。例如本來該是「小可愛」,在西方學者的理論中就可能成為「ㄒㄧㄠ ㄎㄜˊ ㄞˊ」。

劉教授特別觀察說華語的媽媽語特性對嬰兒語音知覺的影響,並長期追蹤1歲以內的嬰兒到5歲時的語音知覺能力,與理解、表達能力的關係,同時看媽媽語在對嬰兒和對幼兒之間是否有明顯的變化。另外,也試圖從實證資料上的客觀科學描述,回應西方學者對華文媽媽語會混淆嬰兒學習的疑慮。

結果發現,在華文的媽媽語中,的確可以看到音調提高、速度放慢、強調抑揚頓挫、咬字格外清晰等效果。劉教授還從聲調(一、二、三、四聲)的變化曲線的轉折點位置來說明,即使音調提高,但並未扭曲華語四聲的變化。也就是說,西方學者原本預期的音調混淆並不存在。更重要的是,媽媽語所提供的語音品質越清晰,對嬰兒的語音知覺發展越有正向的幫助。

劉教授又進一步觀察母親與孩童的語言互動方式中,究竟有哪些是幫助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結果顯示,當媽媽語的互動對象是 1 歲以內的嬰兒或是 5 歲大的兒童時,媽媽語的特性都仍然存在,但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原本媽媽語所使用的誇張程度。同時,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中,如果母親能說得較多、較清楚、用詞較豐富,對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有正面的助益。相反的,如果說得少、不清晰、過度重複使用有限詞彙,則對兒童的語言發展會有負面影響。

劉教授的研究發現 5 歲幼兒時期的語音知覺能力,和其自身在嬰兒期的語音知覺能力,有中度的相關。而在嬰兒期的親子互動中,媽媽語的口語清晰程度和照顧者提供的詞彙豐富程度,對嬰兒的語音知覺發展和後來兒童時期的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有相當程度的關聯。這一系列研究陸續在國外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受到國內外幼兒教育者與家長的關心。劉教授特別強調,兒童的語言發展受到多元因素的影響,其中照顧者與嬰兒早期的語言互動品質是很重要的,對其發展有長遠的作用。

轉頭測試:實驗中,助理以簡單的遊戲吸引嬰兒的注意,背景則播放測試嬰兒語音知覺的聲音。當語音有改變的時候,能察覺變化的孩童會轉頭看著喇叭方向,而不再觀看原本吸引他的遊戲。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