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水產養殖:臺灣水產養殖的永續經營

94/01/07 瀏覽次數 33605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一千一百餘公里。西側海岸面向臺灣海峽,地處中國大陸礁層外緣,是水深在二百公尺以內較淺的陸棚,也是水產生物的良好棲息場所。東側海岸面向太平洋,坡高陡峭,有黑潮主流經過,洄游魚類資源極為豐沛,先天上具備發展遠洋、近海及沿岸漁業的有利條件。

此外,臺灣沿海是多數經濟水產生物的產卵場,魚、蝦、貝幼苗產量豐富,近海及沿岸淺海面積廣達四萬公頃,海灘海埔地也不下三萬公頃。加上位處亞熱帶地區,天候及環境條件極適合養殖漁業的發展,養殖水產種類多達百種,近年來更陸續有新養殖品種的開發,養殖漁業在臺灣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蓬勃。

由於地理環境的優越、漁民的勤奮以及研究人員的努力,從民國四十一年到七十六年期間,漁業年平均成長率達7.7%,高居農、林、漁、牧四項產業之冠。水產業不僅充分提供國人所需的蛋白質,同時也促進了造船、漁港、漁網、飼料、冷凍及機械等相關周邊工業的發展,對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及社會民生的貢獻,可以說居功厥偉。

近年來,遠洋漁船的作業漁場,因各國紛紛宣布二百海里經濟海域而備受局限,沿近海漁業的資源,也因工業廢水等污染問題,使得漁業的經營日益困難。因此,世界各國莫不汲汲於養殖事業的發展。然而,這幾年臺灣養殖漁業面臨病害問題及環保意識的高漲,舉步更加維艱。養殖業面對這些危機,如何研擬具體有效的因應措施,以突破難關、化解困境,進而永續經營,實在是漁業產、官、學各界當前應共同省思,並急待解決的首要課題。

臺灣水產養殖的發展過程

回溯臺灣的水產養殖,迄今已超過三百年,依其發展過程大體可分為:
  • 傳統期(一六六一年~一九六二年):本階段是臺灣水產養殖的萌芽時期,屬於一種「任養」的方式,只放天然苗,不投飼料的粗放型態。
  • 基礎期(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九年):在這個時期,相繼開發成功草鰱魚、草蝦及烏魚的人工繁殖技術,這些養殖技術上的突破,奠定了日後臺灣水產養殖事業發展的基礎。
  • 拓展期(一九七○年~一九七九年):由於人工繁殖技術的運用,加上人工飼料的開發成功,相關周邊工業如水產機械、冷凍加工業的配合發展,以及養殖技術的創新等,使養殖型態由原來的粗放型式邁向集約化,經營型態也由過去的家庭式演變成企業化模式,臺灣七○年代的水產養殖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起來。
  • 全盛期(一九八○年~一九八七年):八○年代的臺灣養殖,已經開拓出國際市場,為國家爭取到大量外匯,單單草蝦一項在一九八七年的產量,就高達九萬五千公噸,高居世界之冠,此一時期可說是臺灣水產養殖的黃金時期。
  • 衰退期(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由於受到整個大環境水質污染的影響,以及養殖管理的人為疏失,在一九八八年爆發了嚴重的蝦病,使得年產量驟減達2/3以上,重創了臺灣養蝦事業。此外,由於水產養殖業的過速發展而引發種種問題,諸如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濫墾魚塭導致自然生態的破壞等,使得水產養殖在這段時期更是雪上加霜。
  • 外移期(一九九○年~一九九九年):水產養殖因遭逢病變與各種負面影響的不斷打擊,乃著手把養殖的經驗、技術及成果,以獨資、共同投資或技術諮詢的方式,積極向外推廣。產業外移的結果,使得水產養殖擁有更開闊的發展空間。
  • 轉型期(二○○○年~):水產養殖已開始考慮到永續經營以及與環境和諧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一些保護環境的養殖技術,例如利用海水養殖與減少淡水使用量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開發,以解決地下水超抽的問題,其他如產銷與經濟分析等養殖管理技術,也都全部納入整體策略考量。可以說養殖已邁入轉型期,企盼一切以永續經營利用為發展宗旨。

臺灣在二○○一年的養殖總產量約31.3萬公噸,產值約269.6億臺幣,分別占總漁產量(約131.8萬公噸)、產值(約904.7億)的23.7及29.8%。主要養殖種類有吳郭魚、虱目魚、鰻魚、文蛤、牡蠣、龍鬚菜、鯉科魚類、蜆、淡水長腳蝦、石斑魚類及白蝦等,養殖魚種達143種之多,其中103種已有種苗生產,臺灣水產養殖技術的進步,由此可見一斑。

養殖產業面臨的問題

臺灣近十年來,由於養殖管理的紊亂、水質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的破壞、國外市場的競爭、養殖成本的提高以及產銷的失調等,導致養殖產業發展停滯不前。現在把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逐項說明如下。

水土資源不當利用,養殖管理難以步上軌道,造成養殖產業發展的脫序現象  當前臺灣地區,很多位於地下水管制區的魚塭,未取得養殖登記證,漁政單位根本無法有效掌握養殖業者所養殖的魚種、放養量、飼料使用情形、疫病狀況、用藥情形、收成與銷售通路等各項資訊,因而很難建立正確的養殖基本資料,更遑論養殖輔導工作了。此外,沿海的魚塭養殖,由於業者不敢使用有污染之虞的地表水,乃紛紛違規大量抽用地下水,因而衍生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及土地鹽化等嚴重社會問題。

病害問題尚未解決,影響產業的正常發展 由於高密度養殖、老舊魚塭的不良養殖環境以及周邊水域的嚴重污染,使得臺灣的重要養殖魚、蝦、貝類常發生病害疫情,大大影響經營效益。例如一九八八年,臺灣養殖草蝦因感染病毒而發生大量死亡,徹底打擊這項產業。就連最近新興的養殖種類–白蝦與海鱺,也都發生類似病害侵襲的情形,使得產業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養殖經營成本不斷提升,導致收益下滑,產業發展從而受阻  多年來,臺灣工業持續的發展與經濟不斷的成長,造成勞工工資、土地及其他相關設施、材料費用的攀升,導致養殖成本增加,減少了養殖利潤,產業經營也就日形困難。

養殖產業對生態環境與沿岸資源造成相當大的衝擊與破壞  潮間帶可供應餌料與掩蔽物,是許多稚魚、貝的育成場所,這些稚魚、貝長大後,即成為沿岸或近海的優良漁業資源。然而臺灣的這些沿岸溼地,大多被開墾為虱目魚及蝦類養殖池塭,導致沿岸生態系原來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諸如良好的攝餌場所、棲地、保護海岸、防控洪水等功能盡失。

另一方面,養殖排放水不但污染沿岸水域,也威脅水產品的衛生安全,此外,工業廢水也會污染水質,使得水產品品質與衛生都受到影響。因此,養殖事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便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前題。

國內市場受局限,國外市場競爭激烈  由於國人生活水準提高,對水產品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日趨殷切,但因國內消費量有限,拓展外銷便成為養殖產業維續與發展的必然方向。只是近年來在國際的水產品市場上,因為其他國家的競爭,我國產品的外銷管道因此日漸萎縮,其中,鰻魚產業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一向居我國外銷水產品首位的鰻魚,在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四年間,因中國大陸的積極投入,銷日產量遭受嚴重的挫敗。因此,如何克服拓展外銷的困境,實在是養殖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養殖產銷失調且銷售管道不暢通,魚價波動起伏劇烈,導致魚賤傷漁的不良後果  多年來由於臺灣養殖業缺乏健全的管理體系,致使養殖查報系統未能落實,養殖產量與市場消費量都欠缺確實與快速的資訊,往往造成供過於求的現象,而使得魚價偏低。若在養殖期間遭逢病變或天然災害,使得產量驟減,同樣會引發產銷失衡現象。此外,銷售管道被少數的中盤商所操控,常有壟斷市場與破壞魚價的不良後遺症。

養殖環境丕變,產業嚴重外移  最近幾年,臺灣受到整體養殖環境惡化、水質污染、經營成本提高,以及國外強大競爭壓力的影響,許多業者紛紛出走東南亞,尤其是中國,由於生活習慣、文化語言相近,又有低廉勞工與廣大而低價的土地可資利用,使得中國成為臺商產業外移的首要對象。養殖產業的外移與未來中國養殖產品的反傾銷,實在是永續經營的一大隱憂。

水產養殖的永續發展

就世界觀的角度而言,養殖有助於整體漁業的供應,然而,養殖漁業對人類食物的貢獻,卻因為偏重發展養殖肉食性魚類、沿岸棲地的破壞、外來種的入侵以及廢水的排放等後遺症,而大打折扣。因此,水產養殖如欲永續發展,必須考量下列五大原則:養殖對象應儘量以原生種或品種穩定可以改良者為主;開發低營養層級如植物性或雜食性魚種的養殖;減少使用添加魚粉或魚油的飼料;推廣混養或輪養等體系;加強養殖生態保育與資源管理工作。

盱衡臺灣的水產環境及現況,水產相關機構尤其是漁政單位,有必要儘速針對上述問題研擬周全的因應措施,而養殖業者在經營管理方面也應有所調適。同時,更需要產、官、學界針對下述各項主題共同合作、分工與協調,擬妥因應措施,才能有效確保養殖產業的永續經營。

在生態環境方面 過去,由於國人普遍缺乏資源永續利用的觀念,在沿岸溼地濫墾魚塭破壞魚蝦貝類棲地環境,造成漁業資源的嚴重損傷。此外,超抽地下水所導致的地層下陷,更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今後在漁業發展朝向「全球化」、「自由化」政策的同時,必須兼顧與生態環境的和諧與平衡。

有關的具體措施為(一)提高海水養殖魚種的比率,以紓解抽用地下水的壓力。此外,應規劃養殖漁業專業生產區,以嚴格管制或處理養殖廢水的排放。(二)開發養殖專用區地下水、淡水水源,並加強循環水工廠化的推廣,以建立有效的養殖用水管理體系。(三)發展海水箱網養殖,以減少有限淡水及土地資源的不當使用。(四)沿岸12海里淺海貝類養殖與外海箱網養殖,宜比照魚塭納入管理,以建立完整養殖環境管理體系。(五)有效建立養殖魚塭地理資訊系統,落實放養量查報工作。(六)強化漁業組織體系及危機處理機能,創造安全經營環境。

在生產技術方面 由於貿易自由化與國際化後,會有更多廉價的水產品開放進口,而侵蝕國內市場,再加上東南亞地區養殖漁業發展的壓力,我國養殖水產品外銷競爭力,勢必日趨薄弱。今後,除有賴中央從整體觀點考量水產養殖在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層次的關聯性,予以適度保護外,如何培植具備競爭力且能自立的養殖業,是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因此,釐定具有前瞻性及策略性的科技研發措施,是刻不容緩的首要工作。

就其要者可概分為(一)運用生物技術開發具耐寒、抗病與成長快速特性的經濟養殖品系,同時研發簡易且快速的水產防疫技術,並配合相關法規,以有效防範疫病入侵。(二)建立「計畫引種」機制,使養殖產品與國外進口魚種不致雷同,以減少競爭對象。(三)加強養殖生產自動化及工廠化技術與設備的研發,創新養殖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四)積極推展優質水產種苗、觀賞魚及海鱺生產專業區。(五)發展休閒養殖漁業,促使養殖漁業變成結合生產、生活與生態的「三生」產業。(六)重視選種、育種及保種等研發工作,不僅有利水產生物的永續利用,也有助於本土水族文化資產的永續傳承。
   
在產銷策略方面 臺灣加入WTO後,水產貿易勢會面臨強烈的競爭壓力與嚴峻考驗。而且,國際上對品質的要求也會日漸嚴苛,譬如ISO 9000 的品保制度、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等相關規範,在國際間已逐步實施。因此,建立優質水產品,樹立國產本土化品牌形象,穩定並提高水產品附加價值、開拓多元運銷通道,以及拓展國外市場,應該是未來產銷努力的重點方向,茲分三方面來加以說明。

建立水產品牌與促銷推廣體系:落實沿岸海域水污染及養殖產品衛生品質的監測預警及檢測體系,以確保養殖生物的健康及產品的品質與衛生;輔導生產符合「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規範的高品質水產品,研訂優質養殖漁產品的認證標準及優良品牌制度,以符合各國對進口水產品的衛生品質要求;產製過程若使用基因改造生物、藥物及改善環境的物質時,應嚴守國際認可的規範;強調生鮮、高品質、衛生、安全及高附加價值加工品的生產策略,以彰顯本土與國外進口產品在市場上的區隔。

啟動調節魚貨穩定魚價機制:運用電子商務系統,建立宅配及網路行銷通路,廣設直銷據點,縮短行銷流程;進行策略聯盟,籌設大型物流中心,以調節產銷;建構養殖漁業產銷資訊查報機制,強化產銷預警系統;妥善應用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及漁產平準基金,以穩定產銷。

創新行銷通路:規劃產、製、銷一貫作業的生產專區,以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經營效率,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積極宣導並舉辦水產品促銷活動,讓國人由認識水產品開始,逐漸接受並養成消費習慣,以孕育國人的魚食文化;加強生產業者與現行通路業者間的合作,設立具特色的行銷據點,以暢通運銷管道;採用消費者導向與市場導向機制,以掌握國內外市場脈動與消費者偏好趨勢。

責任制水產養殖

近幾年來,生物技術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有多項成果,例如:多倍體魚貝類的誘發、抗寒與成長基因的轉殖、基轉螢光魚以及預防病毒的疫苗生產等,不但是養殖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實質上也提高了經濟效益。

另外,超集約養鰻技術的開創、循環過濾系統的研發、外海箱網養殖技術的確立,以及工廠化與自動化魚蝦養殖系統的開發等,除可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養殖產品品質外,也適時舒緩了因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的社會負擔,對於合理調配運用有限的國家水土資源而言,具有正面意義。因此,現今的水產養殖,可以說已由早期的傳統生產型漁業,演進為科技掛帥型漁業。

換言之,養殖漁業也由以往的勞力密集轉變為技術密集,而過去一昧注重生產的觀念,也逐漸調整為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人文社會的配合、環境生態的保育,以及資源管理與利用的考量。今後的計畫生產,應以「市場導向」取代傳統的「生產導向」,以產、製、銷一貫的作業方式,產、官、學的策略聯盟,甚至擴大與其他農業結盟,以整體管理經營的模式發揮最大的效益。

當前世界水產養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朝「環境友善」的方向努力,意即要明確地執行「責任制」水產養殖。所謂的責任制養殖,是針對產、官、學界在應用新科技生產及利用資源,以提升產品質與量的同時,要把對環境或其他族群所衍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而其內容重點不外前述各項因應措施的範疇。如果政府能夠有效落實這些措施,則水產養殖業的欣欣向榮將指日可待,而產業的永續發展便可水到渠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