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氣候變遷專題(四):氣候變遷威脅糧食安全

103/12/16 瀏覽次數 3967
無論陸地或海洋,全球已受到氣候變遷不同程度的影響。2014年4月7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在工作報告中發出警示,強調氣候變遷的負面衝擊可能越來越嚴重,除非溫室氣體的排放能得到有效控制。報告中也同時指出,冰帽(ice caps)正在消融、極地的海冰正在崩解、地球水資源的供應將面臨壓力、熱浪與豪雨會變得更為頻繁、漁類或其它生物正瀕臨絕種的危機。此外,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增加威脅越來越多的沿岸城市,海水也因為大量二氧化碳而漸漸酸化。

UNIPCC本次報告特別強調氣候變遷對於糧食供應的危害,而此種安全威脅對於貧窮國家來說又特別嚴重。因為在這些國家中的農作生產完全仰賴傳統技術,憑藉先人累積的經驗來決定耕作的時令與作物類型。但氣候變遷混亂了降雨周期,並且讓溫度變化難以預測。以東非地區的低度發展國家而言,一年兩次的周期性雨季,近幾年越來越不規律,甚至有時根本沒有降雨現象出現,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者經常血本無歸。而豪暴雨(violent cloudbursts)突襲的頻率增加,不僅造成水災,也同時破壞了農作生產。

不只是東非國家,類似情況在臺灣也存在,且非為偶發性事件;舉例來說,去年潭美與康芮颱風侵襲南臺灣,豪雨造成的農作損失逾新臺幣4億元,而番茄、木瓜一類的農作有上百公頃飽受水患。而2014年4月的第1周,因為受到鋒面影響,南臺灣出現豪雨,導致屏東地區兩百甲的木瓜農地遭受損失。

氣候變遷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不止於此,持續且大量的降雨會侵蝕陸基,毀壞原本就脆弱的農村道路,如果不加以修復,農產品的運銷就會出現問題,直接影響市場價格,衝擊人民日常生活與經濟平穩。

總體來看,氣候變遷直接或間接導致地生命與財產損失規模逐漸在擴大,對於受害國家或區域的公共衛生安全威脅也不斷升高,大量遷徙的環境難民很快會成為本世紀棘手的跨國問題。但令人擔憂的還不止於此,經濟成長與貧窮抑制的努力,將會因為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各種衝擊而大打折扣或化為烏有,同時氣候變遷可能會增加人類社會衝突爆發的機率,尤其在對於適宜居住或賴以維生的土地、水源、糧食等資源上,造成不同國家或是族群兵戎相見。已有研究指出,地中海地區的水源因為全球暖化正在枯竭,該區域的中東或北非國家恰巧在同一時間出現了政治上的不穩定。

國際社會正視氣候變遷的步履越慢,總體的經濟損失就越高。依據IPCC這份最新報告,目前地球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全球經濟產值的2%,約莫1.4兆美元。預估穀物生產每10年將衰退2%,但國際需求卻以14%的速度在增加。因此糧價必然越來越高,形成一個更不利於經濟脆弱者和發展中國家的狀況,換句話說,亞洲與非洲會是首當其充的兩個主要地區。

糧食安全顯然是處於氣候變遷年代無法迴避的風險與實質傷害,身處高風險亞洲地區的臺灣,政府應儘速強化全國行政單位的防救災與減災能力,結合農村地區施行鞏固糧食供應與糧價穩定的機制。防微杜漸,才能確實改善臺灣脆弱的糧食安全問題。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聯合國氣候變遷第三工作小組(The Working Group III)針對氣候變遷的問題,提出「給決策者的報告摘要」(Summary of Policymakers),分別從科學的、技術的、環境的、經濟的與社會等面向,呼籲各國訂定減緩氣候變遷的政策,藉由人為的力量緩解氣候變遷帶來的危害,達到地球永續發展與公平正義的願景目標。然而,這些目標均須靠全球集體力量才能發生改變,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全球經過長期累積、混合而生的。氣候變遷的緩解,更有其急迫性。具體的做法,英國氣候變遷專家大衛.金(David King)爵士2014年2月來臺訪問時便指出,在2050年全球氣候僅能升溫2度的大目標之下,臺灣的政策應目標,應從目前每人的碳排量11.3噸,下降至平均2噸,以符合國際要求標準。他強調,93%的英國企業均已履行了減碳承諾並從中獲益,更有百餘萬的英國人投入綠能產業,展現龐大綠能商機,臺灣應可效尤。

2014年4月,美國環保署長吉娜.麥卡錫(Gina McCarthy)訪臺並說道,臺灣可能面臨氣溫急遽變化、糧食與水資源嚴重短缺、傳染疾病的昆蟲數目逐漸增加、農作物收成減少或暴風雨、洪水日益頻繁等問題。 因此,國家之間刻不容緩必須開啟合作計畫。在此脈絡之下,臺灣與美方共同啟動了一個「國際環境夥伴計畫」,宣示將以一致行動對抗氣候變遷。不僅如此,未來,臺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電子電器廢棄物回收管理、環境監測與資料管理、汞監測等急迫性問題,更亟需借鏡國際經驗和技術,也都會加入此計畫之中。

近年全球CO2排放量確實有緩解現象,主因是全球森林砍伐量比率下降以及造林數目增加。外來若能夠增加森林、農業及土地利用,可望在2050年將CO2淨排放量降至2010年一半以下的水準。森林、農業及土地利用乃實質關係到食物安全與永續發展,而最有效之減緩氣候變遷方式,即造林、森林的永續管理與減少砍伐等方法;若從農業上來說,最有成本經濟效益的減緩氣候變遷方式,即是農作耕地的有效管理、畜牧草地的積極保育,以及有機土壤的重新恢復等。總而言之,土地、食物、水資源、生物多樣性、日常生活農作物等,這些總稱為生物資源的實質保護,是地球永續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在減緩氣候變遷上,更扮演關鍵角色。(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
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王俊豪|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審校: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