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0/31
                                
                                「心臟支架」也有奈米肌膚?探索新一代可溶性血管支架技術
                                    
                                        陳彥諺|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扁蝸牛對可見光的向性研究。研究者:曾皓。指導老師:林儒亮。研究動機:昆蟲和牠的近親是地球的主宰者,但"光"卻讓生命力強的他們失去理智做出自殺的行為。因此,我想了解他們對各種可見光的向性。因為家中菜園常有蝸牛入侵,所以就用蝸牛作為實驗對象,了解他們對可見光的反應。主角1:我。主角2:開心。實驗器材:蝸牛x10、蘋果一片、LEDx2、玻璃紙(紅、黃、藍)。
扁蝸牛對可見光的向性研究。研究者:曾皓。指導老師:林儒亮。研究動機:昆蟲和牠的近親是地球的主宰者,但"光"卻讓生命力強的他們失去理智做出自殺的行為。因此,我想了解他們對各種可見光的向性。因為家中菜園常有蝸牛入侵,所以就用蝸牛作為實驗對象,了解他們對可見光的反應。主角1:我。主角2:開心。實驗器材:蝸牛x10、蘋果一片、LEDx2、玻璃紙(紅、黃、藍)。 實驗步驟:1.在夜間戶外地面上鋪一張牛皮紙。2.將蝸牛和蘋果一同放在紙中央。3.分別用白、紅、黃、藍的光線照射蝸牛。4.手電筒距離牛皮紙10cm,形成直徑15cm的光圈。5.計時第一隻與最後一隻離開光圈的時間並進行比較。
實驗步驟:1.在夜間戶外地面上鋪一張牛皮紙。2.將蝸牛和蘋果一同放在紙中央。3.分別用白、紅、黃、藍的光線照射蝸牛。4.手電筒距離牛皮紙10cm,形成直徑15cm的光圈。5.計時第一隻與最後一隻離開光圈的時間並進行比較。 研究發現:<發現一>蝸牛對可見光的反應:根據實驗顯示,蝸牛較能忍受波長短的光,如:藍光;與到波長較長的光,如:紅光,則快速走避。至於白光的表現則介於兩者之間。
研究發現:<發現一>蝸牛對可見光的反應:根據實驗顯示,蝸牛較能忍受波長短的光,如:藍光;與到波長較長的光,如:紅光,則快速走避。至於白光的表現則介於兩者之間。 <發現二>蝸牛的行為模式:1.有負趨光性。2.對聲音和氣流不敏感。3.兩隻蝸牛相遇時,會用觸角互相碰觸傳達訊息。4.環境不良時會分泌白色泡沫,接觸空氣後會硬化堵住殼口。5.雜食者,會吃同伴屍體與弱者。生活應用:如果只考慮蝸牛的負趨光性,我理想中的菜園可以設計成:夜晚時,可以架設紅燈,將蝸牛驅散至堆肥區。將蝸牛驅趕到堆肥,利用牠們加速分解堆肥中的有機物,達到自然永續的精神。
<發現二>蝸牛的行為模式:1.有負趨光性。2.對聲音和氣流不敏感。3.兩隻蝸牛相遇時,會用觸角互相碰觸傳達訊息。4.環境不良時會分泌白色泡沫,接觸空氣後會硬化堵住殼口。5.雜食者,會吃同伴屍體與弱者。生活應用:如果只考慮蝸牛的負趨光性,我理想中的菜園可以設計成:夜晚時,可以架設紅燈,將蝸牛驅散至堆肥區。將蝸牛驅趕到堆肥,利用牠們加速分解堆肥中的有機物,達到自然永續的精神。 BUT,持續照射紅光可能會影響植物生長,產生副作用,更好的方法等待未來更進一步的發現。但就算是蝸牛也是一個生命,用農藥將隻撲殺或許並非解決之道。我們想要尋求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落實與自然生態和平共存、永續經營的精神。
BUT,持續照射紅光可能會影響植物生長,產生副作用,更好的方法等待未來更進一步的發現。但就算是蝸牛也是一個生命,用農藥將隻撲殺或許並非解決之道。我們想要尋求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落實與自然生態和平共存、永續經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