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植物:上開花下結果–落花生

105/10/05 瀏覽次數 4598
相傳落花生莢果原本生長在土上面,明朱元璋未當皇帝前,流浪街頭當乞丐,頭上長滿瘌痢,有一回睡在野外,地面花生莢果刺痛他的頭,於是命令花生莢果長入土內,形成「上開花、下結果」的花生模樣。

台灣落花生的起源

筆者小時候常聽媽媽口述傳說中的民間故事,聽著、聽著也不知是真是假。直到進入農業領域研究落花生,得知這些傳說摻著神話,半真半假。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的落花生大概於明朝萬曆年間(約1572~1620年)由閩粵傳入,荷治時代(1624~1662年)已有落花生栽培,但無史實可考。鄭成功時期(1662~1683年)栽培面積逐漸增加,在18世紀初期,花生已成為台灣普遍種植的農作物。

首任巡台御史黃叔璥曾描述:「田中藝稻之外,間種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實,充衢陳列,居人非口嚼檳榔,即啖落花生;童將炒熟者用紙包裹,鬻於街頭,名落花生包。」18世紀中葉之後,台灣全島都栽種及販售落花生,而榨油所獲的利益甚大,甚至成為台灣當時主要輸出品之一。到日治初期,落花生栽培面積已甚可觀,據民國前12年的記載,栽培面積已達11,598公頃,栽培的品種多自大陸引進。

落花生(學名:Arachis hypogaea,英語:Peanut)俗稱花生,由於特殊的生長習性,開花授精後子房柄向下伸長入土而後結實,因此又名土豆,是一種營養成分高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本草綱紀拾遺》中謂「花生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痰之功效」,因此又稱長生果。一般認為花生原產於南美洲祕魯和巴西,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航行中把花生帶入西班牙,之後傳播世界各地。相傳明朝(也就是16世紀後半)期間,傳教士把花生引進福建和廣東栽培,爾後漸次擴散至中國沿海地區栽培。

由於落花生耐旱性強,年雨量600公釐以下地區,自北緯45°至南緯45°都可栽培,其中亞洲地區栽培最廣,印度及中國是主要產區。由於它對土壤的選擇性不嚴,生育期不長,管理容易,是台灣地區主要的雜糧作物之一。目前主要在春、秋作二期種植,百分之七十種植在雲林縣,其次是彰化縣、嘉義縣。

落花生的特性

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染色體數2n = 40。通常種子無休眠(少數品種有休眠性),在適宜水分狀態下,約 24小時後就可發芽,生長種子根。根系非常發達,具主根與支根,支根上有根毛,與根瘤菌共生,除了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外,也能充分利用土壤的水分。

花屬蝶形花,由葉腋生出,顏色大多是黃色,但也有橙色。雄蕊10枚,僅8枚有產生花粉的能力;雌蕊以短子房柄著立於花托之上,花柱細長,自花授粉。落花生開花數目的多少,依品種及環境而異,直立型品種每株開花數220~520朵,平均約320朵;而匍匐型品種每株開花數830~1,700朵,平均約1,050朵。開花數相當多,結實比率卻很低,有效花約為3~10%之間,主要與環境土壤、氣溫、雨量及栽培方法有很大關係。

正常完成受精後的花,它的花冠與花柱都在1~2天內凋落,約一周就可見子房與花托間的部位伸出子房柄。伸長的子房柄隨即向地伸長,頂端插入土中約2~7 公分處橫臥發育形成莢果,最初是從基部膨大,逐漸擴至先端。未能深入土中的子房柄則無法發育成莢果,這是因為子房柄須於黑暗中發育。

在開花後第10日至20日,胚囊與胚乳開始迅速發育形成正常種子,伴隨著莢果膨大。成熟時莢果殼表面通常呈網紋,或粗或細,內含種子1~5粒,依品種特性而定。莢果形狀有普通形、斧頭形、葫蘆形、蜂腰形、蟬形、曲棍形及串珠形。

種子的形狀、大小及種皮顏色變異甚大。種子的形狀有三角形、桃形、圓錐形、橢圓形、圓柱形等,大小自0.2公分至2公分。種皮顏色更是豐富,有白色、乳白色、淡紅、玫瑰紅、褐色、棕色、深紫色等,不過一般栽培品種多是淡紅色、紅色。最初收穫時,新鮮種子種皮顏色鮮明(例如淡紅色),經過儲藏後多呈暗色(暗磚紅色),這是由於種皮細胞所含的色素變化所致。

市場上把落花生型態依花序部位及直立或匍匐性,分為:西班牙型—分支少,小粒,種子2粒,葉片大,葉色淡,早熟,耐病強,直立性;維吉尼亞型—分支少,大粒,種子2粒,葉色稍濃,中早熟,耐病強,半直立或匍匐性;瓦倫西亞型—分支多,葉片小,小粒,種子3~4粒,葉色濃,晚熟,耐病強,直立性;路德型—分支多,葉片小,大粒,種子2粒,葉色濃,晚熟,耐病強,匍匐性。

台灣早期落花生多自中國大陸引進,當時水利灌溉未興,肥培管理不發達,主要以中晚熟而耐旱的維吉尼亞品種為主。其後水利灌溉漸修,土地利用漸趨集約,早熟的西班牙型品種漸漸取代中晚熟的維吉尼亞型品種。

台灣落花生的用途

落花生是外來種,荷蘭時期就有小規模栽種,至清朝末期已成為重要的栽培作物,而利用它榨油所獲的利益甚大,甚至成為台灣當時主要輸出品之一。除了當食用油外,另一用途是當作照明燃火用。這可由1836年周璽著的《彰化縣志》中「接陌連阡看落花,油車賴此利生涯。調羹普濟通商旅,燈火輝煌照萬家」略見一斑。

日治時期花生油在台灣還有另一特殊用途–調製菸草,原因是在菸草製作過程中加入花生油、茶油、大豆油或芝麻油等油類,能使煙火燃燒良好,並可緩和風味、防止變質。但只有花生油能夠運用於各種不同品質的菸草中,因此它的銷量最廣,特別在1905年台灣總督府實行菸草專賣制度以後。花生油尚用於製作潤髮用品、藥石、肥皂、機械潤滑物、人造乳酪等的原料。

1910年以後做為直接食用的數量有日漸增加的趨勢,加上產品多元化,除帶殼炒食、蒸煮外,也用於花生糖、糕餅餡等甜點料理配料,促使直接食用數量逐漸增加。台灣光復後1946年至1965年的20年間,是栽培面積大增時期,例如在1958年種植面積高達103,963公頃。但自1966年起,因受到國外廉價食用油(大豆油)原料進口的影響,落花生用途日趨減少,栽培面積及年產量因而逐年減少。

加入WTO後,為降低市場衝擊更是宣導農民降低栽培面積,維持落花生產業發展,以避免產銷失衡,種植面積控制在20,000至25,000公頃,年總產量51,000~70,000公噸。由於國人飲食習性改變,降低油料用油,因而主要供作鮮食用。

產品利用方式可分成帶殼及脫殼二大類。不帶殼花生加工產品種類繁多,傳統的油炸或焙炒花生仁是佐餐的良伴,或加工製成花生系列產品如調味花生等。帶殼花生製品有焙炒、水煮乾燥、蒸煮花生、冷凍花生等多種產品。台灣花生加工產品因原料新鮮、品質優良且具傳統獨特風味,深受國人喜愛。

台灣落花生品種的演進

日治時代為增加供應,由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現今的農業試驗所)負責花生增產改良的工作,目標是增加生產力及油分含量。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於1927年就首創改良品種,由收集各地栽培的在來種進行純化分離。1931年選出優良品系,命名為「台南白油豆1號至5號」,而當年也開啟落花生雜交育種工作,可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育種材料損失或混種而中斷。

台灣光復後,花生用途增多。1946年後由於食用油原料缺乏,花生需求急增,經濟重要性提高,育種工作倍受重視。由於主要用途是食用油,育種目標以豐產、高油脂為首要任務,於是在1961年由越南永隆省引進,以純系選種法自Giay品種中選得成熟早、莢果光滑、豐產、高油脂的「台南選9號」,於1966年正式命名推廣。它的栽培面積曾占總栽培面績的80%以上,是台灣落花生純系選種最成功的例子,至今仍維持部分栽培面積。

爾後1986年育成莢果及籽粒特大的「台南11號」,屬西班牙型,外觀佳、籽粒飽滿、莢果成熟一致、兩期作都可栽培、直立且適合機械採收。推廣後深受農民好評,栽培面積占總面積的90%以上,稱霸台灣長達15年之久,直到1990年有「台南14號」之後才逐漸被取代。目前台灣落花生主要栽培品種是「台南14號」,約占70%以上。

完全機械化一貫作業

台灣是小農制度,勞工成本高,為降低落花生生產成本,除了育成高產的優良品種外,改善栽培法不但可提供作物最佳的生育環境,促使品種發揮高產潛能,並可降低自然風險及生產成本。

落花生生育期短,在台灣一年兩期作。由於豆科作物忌連作,早期水利灌溉尚未發達時,常與甘藷、玉米、棉花、高粱、甘蔗等旱作輪作。爾後在水利灌溉設施發達和其他高經濟價值作物競爭的影響,以及稻田轉作政策推動下,發現以水稻與落花生輪作方式最為有利,目前最普遍受農民所採用。播種方法從早期人工播種至機械播種,甚至利用更精確的真空機械播種,每穴播種一粒。

為了發揮豐產潛能,有效的灌溉可大幅提高落花生的產量與品質,長期乾旱會導致落花生至少減產50%。同樣地,低窪地或排水不良處,田區過多的水分對落花生的生育、產量及品質也有不良的影響。

台灣落花生生產季節中常易遭受旱害及雨害,因此1982年起找出落花生作畦栽培的最佳方式,以畦寬100公分(畦面70公分種植二行),行株距35 × 6公分 × 1株的栽培密度處理較平畦栽培(行株距30 × 10公分 × 1株)增產17.6%莢果產量。爾後配合落花生機械採收的研究與開發,由平畦栽培改為作畦栽培,每畦種植2行,行距30公分,株距調整為8~10公分。

在機械乾燥方面,使用大型的拖車式乾燥機乾燥,定溫攝氏40度下,可在2~3天完成乾燥,乾燥莢果的種子發芽率維持90%以上。而小型箱式乾燥機,先高溫45度12小時後,調降至37~40度,可在3~4天完成乾燥,乾燥莢果的種子發芽率維持89%以上。經由長期的研究投入,促成今日的落花生採收機產業,甚至有業者把我國的一貫式作業履帶式落花生採收機外銷至美國、中國大陸。

整個落花生育種目標由早期單純的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進而以雜交育種為手段,重視經濟或農藝特性的改良,近年來更是進入多元層次。花生在油用上的比率逐年降低,由1964年平均每人每年用油4.77公斤減至1976年的2.96公斤,甚至到1990年的0.30公斤。最近雖因食安問題,國產用油量增加,但在少糖、少油的養生風氣下,鮮食或蒸煮食用及加工用途增加,甚至有花生芽菜的應用。育種目標除了傳統淡紅色種皮顏色外,也朝向多色彩(深紫色–台南16號、斑紋–台南17號)、高白藜蘆醇、高花青素、高油酸等方向改良。

落花生適應性廣、營養價值高,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在台灣,由於落花生產品用途廣,是主要雜糧作物。近年來,經過品種改良、栽培技術的改進、良好植物保護技術的開發,使得落花生單位面積產量及品質大幅提高。

但花生含油分高,屬高熱量食品,主要消費期在清明節及端午節後,逐漸度小月直到農曆過年前後達高峰。它的消費市場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很大,高溫燥熱時短銷,低溫寒冷時市場才會活絡。消費型態影響市場導向,開發鮮(煮)食、多樣化加工產品,建立品牌形象,輔導產銷設施,以及提高落花生競爭力,將成為重要的課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