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野生動物保育:臺灣野豬的現況與保育

102/11/11 瀏覽次數 36776
野豬家豬一家親

「豬」對臺灣人來說,是一種再熟悉不過的動物了。不過能正確回答「山豬」、「臺灣野豬」與「家豬」之間的差異與關係的,卻少之又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野豬可說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大型野生哺乳動物,臺灣野豬雖然是只局限分布在臺灣的特有亞種,目前並未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育法(以下簡稱「野保法」)的保育類動物名單內,似乎表示其族群數量尚多而穩定,但是卻鮮少受到人們的關注。事實上,不僅臺灣,全世界有關野豬的研究也十分稀少。

博物學家萊爾‧華特森(Lyall Watson)就說過:「科學界對野豬的冷漠令人不解,從事日本獼猴田野研究的生物學家比全世界各種野豬的研究人員還多……」可見人類對野豬可能因為偏見,導致普遍認知不足。

從分子演化的證據來看,古代野豬自東南亞發源地往北遷移,約在末次冰盛期間或末次冰盛期前就已經產生分歧。一群往東遷至臺灣島上,逐漸分化成臺灣的特有亞種臺灣野豬;另一群則往西遷至中國大陸,成為後來的華南野豬。

我們食用的黑家豬是距今約九千年前從華南野豬馴化而來的,因為與臺灣野豬有共同的祖先,所以兩者的關係密切,在分類上同屬偶蹄目、豬形亞目、野豬科、野豬屬,是同一種歐亞野豬、但不同亞種的表親。從外形來看,最大的不同在於野豬俗稱「鼻子」的吻端特別長,身材也較結實短小;初生的野豬身上有具保護作用的褐色條紋,而家豬沒有。

此外,一般人俗稱的「山豬」,泛指一些野生的或在山區圈養的吻端明顯較長的豬,這其中除了純種的臺灣特有亞種野豬外,也可能包括了野豬與家豬產下的雜交種,以及野化的家豬。而後兩者的外形乍見與野豬類似,一般人無法從外觀分辨出來。原來家豬在野外環境生存一段時間後,形態會隨著食性變化而改變,吻端會變長,回復其祖先的樣子。

適存強勢的生理特性

臺灣野豬跟山羌、臺灣野山羊與水鹿一樣,同屬偶蹄動物,但只有牠是非反芻動物,跟人類一樣只有一個胃。牠的牙齒也未如草食獸般特化,成年野豬擁有44顆牙齒,不但有發達的臼齒足以磨碎食物,還有上下完整的門齒(草食動物則沒有上門齒)可以撕咬食物,使牠自然而然成為雜食性動物。

牠還有可平貼地面的平盤式鼻子,以及較其他動物優異的嗅覺,能聞嗅到埋在地底下的食物,法國人就是利用這點來訓練野豬尋找埋在泥土中珍稀價昂的松露菌。另因生理構造特殊,野豬具一塊特化的鼻骨,使得吻端特別發達且堅硬,發展出特有的「拱地行為」—以吻端挖開泥土、搬開石頭往地底下覓食。這讓牠能輕鬆覓取藏在地下,諸如植物根莖、蚯蚓、甲蟲幼蟲等食物,增加了食物來源,也提升了生存的優勢。

此外,野豬適應力很強,在臺灣自海平面至海拔3千公尺的高山上都可以發現牠的蹤跡,但牠偏好棲息在較平緩的低海拔山區。這區域常因人類開發致使棲地受到破壞,與人類因空間重疊產生的衝突也大增。因此,雖然臺灣野豬憑藉著各種優異且特殊的生理特徵與行為,得以成功繁衍廣布全島,卻也因此與人類衝突不斷,注定了始終被人類追捕獵殺的命運。

惡名昭彰的破壞專家

野豬或家豬原來只分布於舊大陸,但在西元750年起,即隨人類探險與殖民的腳步引進新大陸,如澳洲及美洲大陸。長期以來,這些被引進的家豬及少數歐洲野豬,或因跳躍、或因拱地鑽洞逃脫出圍籬、或因放牧而脫跑,因而在野外繁衍。由於母豬多產,野化的公豬個性兇猛,並具尖銳犬齒做為武器,且適應力強,因此少有天敵,族群日益壯大。牠們侵入農田、森林與牧草地,四處翻土拱地覓食,逐漸成為多數國家頭痛的害獸,甚至已成為全球危害最嚴重與最普遍的大型野生動物。

以鄰國日本為例,由於人口老化,獵人與農民俱漸衰老,因此農地逐年廢耕,狩獵活動也降低,野豬族群便日趨增加。即便政府出面協助獵捕,近年來開放狩獵加上危害防治獵捕的野豬數量,從1992年的一年79,021頭,暴增到2004年的266,870頭,但仍無法有效減緩其增加的速度。

因此,現今國外關於野豬的研究,多半著眼於如何防治其危害,並控制其過多的族群。而在臺灣,近期研究卻發現臺灣野豬數量非但沒有暴增,甚至在1990年代末期還呈現明顯的衰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族群數量遠低於預期

臺灣於1972年頒布全面禁獵令,1989年更施行了野保法保護所有的野生動物。強力執法加上民眾的保育觀念提升,已使近年來國家公園與保護區中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族群明顯增加。但由於野保法中也明定:野生動物有危害農林作物者,得予以獵捕或宰殺;但如為保育類野生動物需事先申請,其餘不用。因此在臺灣,不論危害農作物的元兇是否是野豬,以防治危害之名「合法」獵殺臺灣野豬的情形仍十分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筆者發現截至2007年止,涵蓋臺灣一半以上土地的中部、南部及東部山區,野豬不僅未因野保法受惠,反而成為唯一族群數量未增反減的中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特別是在中央山脈核心地區的南投、花蓮與高雄山區,相對數量明顯較屬於保育類的臺灣獼猴、山羌、臺灣野山羊,甚至水鹿為低。過去認為野豬數量最多的海岸山脈,其數量也在1990年代末期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甚至在北端部分地區幾乎已絕跡。

以除害為名難逃殺機

臺灣人向來喜好食用豬肉,因此與家豬肉質相近的臺灣野豬肉自然大受歡迎。過去研究發現,臺灣野豬是原住民狩獵的首選,也是最受山產店消費者喜愛的佳肴。野保法施行後,獵人更趨於選擇獵捕野豬,原因除好吃外,更因野豬可以藉危害防治之名合法獵捕,並可公開販售以獲取利潤。

曾有一種盛行於西南部及花東縱谷的平埔族傳統獵法,利用15隻以上訓練有素的獵狗圍獵野豬。由於野豬天性好鬥,相較於其他動物聞狗吠聲就逃跑,公野豬反而會停步戰鬥,因此易被狗群圍獵。這些獵狗團於白天至各山區狩獵,因為對臺灣野豬具備高度的獵物專一性,全盛時期一團每月可捕獲上百隻野豬,販售所得相當可觀。據調查,這種獵狗群的密集圍獵,很可能是1995~1997年間造成海岸山脈地區野豬族群突然銳減的主要原因。

另外政府於1997至2000年間,陸續開放山區及平地原住民可以合法擁有自用槍枝後,使用獵槍狩獵人數隨之增加,使用陷阱狩獵的則日益減少。由於槍獵法較陷阱獵法有更高的獵物選擇性,已發現在中部及南部山區有顯著偏好獵捕臺灣野豬的現象,對臺灣野豬族群也產生不利的衝擊。

過度獵捕使生育力降低

很多人會問:「豬如此多產,怎麼可能絕種?」豬確實是一胎多產的動物,過去經由人為選汰出來的中國家豬就是以多產做為選種的主要條件,迥異於歐洲系家豬以體形大、產肉多為主。一隻肚子垂地的中國家豬,一胎經常可以生產超過20隻以上的小豬。然而臺灣野豬也如同牠的親戚般這麼多產嗎?

早期文獻陳述臺灣野豬一胎可生育5~6或3~6隻仔豬,但是經由2000~2007年檢視高雄及臺東山區生育過的母野豬乳頭,發現2~3隻才是較常見的數量。事實上,不論是何種亞種,初次生產的母野豬產下的活產並能成功撫育長大的仔豬數量,都較經常生產的母豬少。

由於觀察到捕獲的母野豬年齡普遍小於兩歲,推測可能是因獵捕壓力過大,造成臺灣野豬的生育年齡偏低,連帶使平均的一胎仔豬數量偏低。如果現存野豬持續在未達生育年齡前,或僅初次生產就遭獵殺,其族群數量將無法有效增加。

從歷史來看,野豬原本普遍分布在英國及西歐各國鄉間野地,但在13世紀就因為過度獵捕而絕跡。現在活躍在英國並造成嚴重危害的野生豬族群,並非原生種,多是從農場或狩獵場中逃逸的家豬與再引進的歐洲野豬及其雜交種,種源複雜。

據研究,一種生長在普遍信奉回教不食豬肉的印尼的野豬親戚–鹿豬(Babirusa),目前就因持續受到過度的獵捕而瀕臨絕種。可見即便野豬繁殖力強、適應力佳,但若毫無節制地捕殺,仍有滅絕的危機。

山豬養殖混淆純種基因

臺灣野豬除了因棲地易受到人類開發而破壞、面臨巨大的獵捕壓力外,山邊的山豬養殖也對其特有基因產生威脅。

臺灣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流行畜養具條紋的小野豬當寵物,當時在花東地區開始出現大型的野豬養殖場。筆者發現這類養殖場中,雜交種的比率常高達90%以上。飼主表示因販售條紋仔豬的利潤較成豬高,因此習慣讓純種公野豬跟產仔數較高的母家豬或小耳豬雜交配種後,把雜交仔豬充當野豬販售。因為牠們身上也常帶有黑褐相間條紋,一般人無法分辨,也不在意是否是純種。

此外,野豬養殖場多半位在山邊,如果圍籬不夠堅固,易遭好拱地的雜交豬鑽洞逸出,進而與野生野豬繁殖。巨大的天然災害也可能增加這類事件發生的機會,如2012年間八八風災重災區的高雄山區,傳出經常在田邊獵獲體重很不尋常、動輒超過1百公斤重的野生「山豬」。這些很可能就是當年風災時山區養殖的豬隻因圍籬遭強風或土石傾倒,或飼主下山避難前把豬隻解禁令其自由覓食,經數年野化後的家豬或其產下的雜交種。

近年來,臺灣大學研究團隊首次針對臺灣野豬的親緣關係進行分析與研究,這是臺灣野豬第一次被有系統地進行全島性的遺傳多樣性調查。目前初步發現臺灣自野外獵獲的野豬雖多數是純種,但全島各區都發現身上雜有其他亞種基因的個體,雜交的來源包括蘭嶼小耳豬、中國種家豬、歐洲種家豬等。

臺灣野豬的未來

綜合上述可知,野豬顯然是臺灣十分重要的自然資源,但近年來族群數量卻遠低於預期,處境堪慮。其族群凋落除了前文所述各種因素外,可能還有因人類帶入了病原,而受到與家豬相同的疾病威脅,如豬瘟或口蹄疫等。現階段是否需立即對野豬採取較積極的保育措施,甚或把牠劃為保育類物種,仍有許多討論的空間。

由於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倡議近年頗受到國際的重視,因此,世界上對原生物種特別是特有物種的危害防治原則,常與外來種不同。

例如同樣喜食野豬肉的中國,其原生野豬曾因被過度濫捕與棲地破壞而致族群瀕危,中國政府就在2000年把野豬劃設在具有重要經濟及科學研究價值的國家保護級野生動物名錄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嚴格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狩獵,包括對其防治危害的獵殺。因而自2005年起其族群已開始有明顯的復甦,甚至在部分地區如福建泉州,已傳出危害農地甚至傷人的情事,便在當年開放少量族群的狩獵執照。但部分地區如吉林省,則因野生野豬族群減少,所以從2003年起宣告全面禁獵5年。

相形之下,屬特有亞種的臺灣野豬自頒行野保法之後,除未曾持續監控各地遭獵捕的族群數量外,也未及時視現況而採取任何保育措施,顯然對其保育還有許多值得努力的空間。臺灣過去談生物保育,多半只關注少數明星物種。絕大多數的研究與保育經費被挹注在劃為保育類的物種身上,至於一般類物種的基礎研究,向來十分缺乏。在這情況下,長期受忽視的臺灣野豬複雜的保育問題,恐怕非簡單增劃為保育類動物就可解決。

尤其臺灣因出生率逐年降低,未來人口會嚴重老化。或許十年後,臺灣野豬族群將如日本一樣,因人口老化、農地逐漸廢耕而急遽增加、四處為害。為及時遏止現階段族群受到的威脅持續擴大,並因應將來可能發生的嚴重危害,今後應投注更多人力物力進行與野豬相關的研究,持續監測族群,並多與各方人士溝通,以研討出人豬衝突的圓滿解決方案。

期望臺灣野豬族群日後能順利繁衍,臺灣也能永續利用並有效管理這一重要的自然資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