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抗自由基」保健品有害?

102/01/14 瀏覽次數 20032
2013年1月9日,中央社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發布新聞稿:「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華森表示,時下流行的防癌超級食物如花椰菜、藍莓,與維他命丸等食品補充劑,無法預防疾病,甚至可能帶來疾病,增加致癌風險。」國內媒體紛紛跟進,不過只是人云亦云,並沒有查證,更沒有釐清事實。

原來華森在1月8日發表了評論文章,該篇文章有兩個目的:第一、他為抗癌的生物醫學研究,提出了一個方向;第二、他認為研究社群必須夙興夜寐、全力以赴,才可能為治療癌症帶來新希望。

華森指出,絕大多數用來直接殺死癌細胞的工具,無論是輻射線還是藥物,都透過活性氧自由基(ROS)達到目的。簡言之,就是以活性氧自由基破壞細胞周期。可是癌組織在演化過程中,最後都會產生大量的抗自由基,那些分子正好能夠克制抗癌機制的作用。

例如近年備受矚目的抑癌基因p53,功能之一是控制細胞周期。要是細胞出現異常狀況,如DNA受到損傷,p53能夠促成細胞凋亡。因為它能啟動合成活性氧自由基的基因。華森推論,大多數細胞凋亡事件,可能都是活性氧自由基直接造成的。p53一度受到誤會,以為它是致癌基因。現在科學家已經明白,要是p53發生突變,就無法啟動細胞凋亡機制,癌組織於是因而坐大。華森推論,有些頑強的癌症,最後藥物之所以無效,可能是因為癌組織中含有大量的抗自由基。

現在有證據顯示,有效抑制抗自由基的化學分子,能加強一些抗癌藥物的療效。此外,2011年美國哈佛大學一個研究團隊以實驗證實:一種來自胡椒科植物「蓽茇」果實的分子PL能殺死癌細胞、放過正常細胞。而PL的功能,似乎是抑制抗自由基分子。

經過這些討論之後,華森才筆鋒一轉,指出:「既然大部分末期癌症之所以無法治療,可能是抗自由基分子過多的緣故,現在是評估「抗自由基防癌說」的時候了。抗自由基保健品究竟能防癌,還是促癌?華森指出,市面上打著抗自由基物質「抗氧化劑」名號的保健品,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E、與硒(Se),並沒有預防腸胃癌的效果,也無法延壽。長期服用的人甚至會減一點壽。華森相信,以後我們可能會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抗氧化劑會引發一些本來根本不會發作的癌變,特別是維生素E。華森奉勸讀者吃藍莓最好是為了它好吃而吃,而不是因為藍莓能防癌。

在這篇文章,華森也回顧了美國「抗癌之戰」的歷史。話說1971年12月23日,美國總統尼克森簽署法案,強化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職能,向癌症宣戰。有人認為一、二十年之內就能成功。但是華森在1975年接受報紙訪問,明白表示:「至少還要三十年到四十年的聚焦研究,才能談克服癌症的事。」現在,雖然醫生已有不少治癌藥可用,許多上皮細胞癌與所有間質細胞癌仍然無法治癒。1988年,華森出面遊說美國國會,要求經費做人類基因組定序,理由之一就是,為了治癒癌症,完整的基因組資訊不可或缺。現在人類基因組計畫已經完成,在分子與基因層次上揭露癌症的複雜機制,是抗癌的真正挑戰。不過華森對於學界的現況並不滿意。他認為研究社群現在太過於樂觀,以為十年或二十年後就會全面勝利。他相信1星期只工作5天的行動模式必然會辜負病人與家屬這些納稅人的殷切期盼。華森認為,現在學界最缺乏的是能做大事、願做大事的領袖,這樣的人才能動員必要的資源、鼓舞高昂的士氣,督促學界日以繼夜的研發抗癌藥物。(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