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與糧食(一):糧食危機蠢蠢欲動 學者呼籲全面迎戰刻不容緩

102/08/02 瀏覽次數 14281
新聞報導

國際糧價走高,全球性的糧食危機一觸即發,台灣糧食自給率向來偏低,始終低於3成5,大都倚重外貿進口,糧食安全亮起紅燈,學者為此不斷呼籲政府及早因應,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升糧食自給率。

2011年底,台灣的糧食政策出現重大變化,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大動作舉行記者會宣示,政府將要全面活化休耕地,預計到3年內活化4.5萬公頃的農地,提高糧食自給率,事實上,台灣的腳步已經慢了。
 
早在2008年一場全球性的糧災,各國紛紛拉警報,台灣當時也陷入這場風暴,該年6月的食品價格比前一年漲了12%,進口物價指數更上漲了26%,全年的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4.23%,帶動全面性的物價上漲,但政府卻沒有即時的因應調整,依舊持續推動大規模的休耕政策。
 
「台灣雖然沒有立即性的缺糧危機,但始終存在不穩定的糧價危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說,全球的石油逐漸減少,新興人口大國飲食消費增多,在能源危機下,汽車與人搶糧,糧食用來發展生質燃料,氣候變異又使糧食生產不穩,加上國際糧價的不當炒作,未來全球糧價依舊會不穩定,這對依賴糧食進口的台灣很不利。

攤開糧食自給率的統計表,台灣稻米的自給率雖然高達八、九成,蔡培慧直言,這只是假象,因為台灣的小麥、大豆、玉米等穀物幾乎仰賴進口,小麥自給率將近是零,飼料玉米全年需求量約有四、五百萬噸,9成都仰賴進口,穀物的平均自給率只有2成4左右。「糧食是新時代的國家武器,提升糧食自給率牽涉到糧食自主權,不僅是餐桌的問題,也是國家安全的問題。」

2008年的氣候異常,導致小麥主要出產國澳洲、烏克蘭等地連續旱災,全球糧食減產下,導致俄國與印度等18國限制糧食出口,引爆了全球性的糧食危機,這波危機如今依舊餘波蕩漾。

出版《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一書的清大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就警告,糧價問題就是糧食問題,而且是嚴肅的政治問題,「只要糧價過高,各國政府採取糧食禁運手段,台灣就算有錢也可能會買不到食物。」

他也觀察,全球性的糧食危機仍在擴大,尤其是高油價的時代來臨,不僅糧食作物的運輸成本增加,影響糧價波動,大量穀物也被轉成生質燃料,糧食出口國把生產過剩的糧食拿去當燃料還會比出口更划算。據統計,2007年有超過1億噸的糧食被轉做生質燃料,於是全球貿易的穀物約減少一半。

彭明輝也舉美國的能源自主法案為例,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逐年增加玉米酒精的生產量,在2015年達到最高產量,預估將會用掉美國玉米產量的5成以上,加速糧食危機的惡化。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以「加護病房的農業」形容當前的農業處境,台灣過度倚賴農藥和肥料,深受高油價波動影響,此外,長期的休耕也中斷了農作產業鍊,如果遇到缺糧危機,政府根本無法馬上恢復糧食生產體系。他呼籲,政府應該及早因應糧食危機,全面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否則恐怕會措手不及。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糧食自給率是指,人民糧食需求總量中產自本國所佔比例。目前農委會糧食自給率的算法,首先為了避免數量的重複計算,僅考慮初級產品部分,並分成10大類、35小類,個別以價格和熱量計算。

糧食自給率是國人瞭解糧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工具。根據1996年舉行世界糧食高峰會定義,「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能實質且有效的獲得充分、安全且營養之糧食,以迎合其飲食及糧食偏好的活力健康生活」,國家糧食政策必須確保自產糧食占一定比例,才能在進口、庫存及國內生產等3方面尋求最適組合,藉此確保糧食安全。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在1968年以前都超過100﹪,自1965年開始逐年下降,代表國人所需糧食越來越仰賴進口。不少關心糧食安全的學者專家、團體提出警告,未來氣候變遷將衝擊全球糧食生產,此外石油價格攀升亦將使糧食進口成本增加,臺灣糧食自給率持續維持在低點,耕地面積逐年下降,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臺灣未來恐面臨嚴重的糧食安全問題。如何提高糧食自給率,勢必是國內農政單位的重要課題。(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