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113/11/29 瀏覽次數 459

在野外看到奇妙的動物,覺得不能只有我看到,想要分享給其他人?對五花八門的生態有興趣,想學習物種分類,卻不知道怎麼入門?一如集結公眾知識編寫的維基百科,「iNaturalist」(愛自然)也集結公民的力量記錄生態多樣性。不論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或是若隱若現的珍稀鳥類物種,都是生態系的一份子,值得擁有一筆紀錄。

iNaturalist(愛自然)集結公民的力量,記錄全球生物資訊

iNaturalist(愛自然)集結公民的力量,記錄全球生物資訊。圖片來源:Postmodern Studio/shutterstock.com

 

全民參與生態資料庫,每個人都能貢獻

iNaturalist 記錄著全球生物的資訊,臺灣也不缺席。林政道副教授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是在臺灣推廣的先驅。他回顧 2017 年任職於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時,在規劃的環境教育課程中,構想讓學生練習,尋找校園入侵種。

要尋找入侵種,首先要懂得辨識物種。原本林政道副教授想自行開發人工智慧辨識程式,不過搜尋資訊後,發覺其實已經有合適的工具,那就是 iNaturalist。

它誕生於 2008 年,本來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資訊學院的碩士生畢業設計專案,後來規模愈來愈大,結合辨識程式、網路線上地圖等要素,每個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上傳,豐富資料庫。

iNaturalist 經過幾年的營運,到 2017 年時在中文世界的使用者仍然不多,臺灣只有 4,000 多筆紀錄。林政道副教授設法將英文版中文化,更方便臺灣人使用,成果就是「愛自然-臺灣」(iNaturalist Taiwan)。操作介面以外,更重要的是給予物種中文名稱。記錄 10 個月後便超過 4 萬筆,到了 2024 年 11 月已經來到 368 萬筆。

 

確保資料品質:名稱、證據、時間、地點

作為集結公眾知識的平台,任何人只要註冊帳號成為會員,都可以在 iNaturalist 上傳。資料分為「照片」與「聲音」兩大類,每一張照片或聲音檔案,都要附帶日期、地點、名稱。註冊時在地點欄位選擇「Taiwan」,便能優先看到臺灣通用的中文俗名。

記錄者假如很有自信,可以直接寫下物種名稱;如果不太確定,也能先留下大概的類別,再交由其餘使用者協助辨識。不過林政道副教授提醒, 人類飼養的生物,並非 iNaturalist 預設的主要取材範圍。這類紀錄可以選擇「捕獲/培育(圈養或栽培)」,以示和野生生物區隔。

蒐集的資料該怎麼保證品質,起爭議又怎麼辦?iNaturalist 將資料分為三個等級,「一般」、「需要鑑定」和「研究等級」。

一筆紀錄上傳後,只要提供座標、日期、照片或聲音證據,以及不是圈養或栽培這些條件,「一般」便會成為「需要鑑定」。而社群中表態的成員,一旦超過三分之二同意是某物種,則可以升級為「研究等級」。

例如,一筆紀錄有 15 人表態,超過 9 人判斷是甲物種,就會增添一筆某時某地出現甲物種的「研究等級」紀錄。若是還有爭議,還可以在討論區繼續討論。

 

滿足不同需求:個人分享、生態監控、課程教學、學術研究

iNaturalist 作為開放資料的平台,可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例如荒野保護協會,農田裡的科學家等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gion, NGO),便利用 iNaturalist 記錄蒐集到的資訊,後續可用於保育棲地、環境教育、監控外來入侵種等用途。而學校課程,也能將 iNaturalist 作為輔助工具,比方說,讓學生走出教室,比較草地、森林生態系的異同。

一般狀況下,iNaturalist 取得的是「機會型資料」,而非系統性調查。也就是一個人剛好在某地見到某種生物,因此留下一筆紀錄。若是有特定目的,想避免取樣偏差,獲得更完整的資料, 還可以發起各種「專案」,設定目標,號召不認識的公眾參與。

例如發起專案「高雄鳳新高中 2025 年的校園生物調查」,藉由熱心民眾的參與,便可以更完整蒐集該地在這一年的生物資訊。而比較不同年份的資料,又能追蹤這個地區生物族群的變化,得到更多知識。

蒐集到的資料可以滿足各種目的,當然也能用於學術研究。不過面對資料,研究者也不能照單全收,以為紀錄等於生態的全貌。林政道副教授舉例,黑冠麻鷺、綠繡眼兩種鳥類,在很多地方的數量都不少。然而,黑冠麻鷺很好拍攝,綠繡眼不容易拍到,所以光看紀錄會以為黑冠麻鷺數量較多,其實是誤解。

黑冠麻鷺、綠繡眼兩種鳥類,在很多地方的數量都不少

黑冠麻鷺、綠繡眼兩種鳥類,在很多地方的數量都不少。然而,黑冠麻鷺(左)很好拍攝,綠繡眼(右)不容易拍到,所以光看紀錄容易誤以為黑冠麻鷺數量較多。圖片來源:JT Studio、Hit1912/shutterstock.com

 

增加接觸生態的機會,有助推廣保育

比起 iNaturalist 這類公民科學的生物多樣性調查,由專業人士主導的系統性調查,照理說會更為全面,錯誤更少。然而,比起公眾自發的廣泛參與,專業調查累積資料的速度較慢,也受限於經費與資源,只能調查少數地區。

取得更多生物多樣性的資訊,有助於保育嗎?要保育生態,首先要掌握情報。林政道副教授指出,通常生物多樣性的資訊有比沒有好。即使資料的品質沒那麼好,先有初步了解,才有機會更進一步。

另一方面,由於所有人都有貢獻紀錄的機會,蒐集的資料也對外開放,每個人都看得到,iNaturalist 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相關議題。我們對於不熟悉的議題,通常不會在意;讓社會上更多人感覺與生態有所連結,無疑也有助於推廣保育。

好比「Google 地圖」普及後,每個人都能輕易操作。無法或不想出門的人,只要連線上 Google 地圖,在家裡也能身歷其境,線上體驗異國風光 。而 iNaturalist 記載著世界各地的生物資訊,使用者也能自由旅行,沉浸在不同的自然風光中,觀察多采多姿的生態系。拓展見聞的同時,人與自然的距離,也感覺被瞬間拉近。

和傳統的生態調查相比,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引發不少變革。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觀察時可以即時辨識物種。另外像自動相機,也能在不耗費人力之下大量記錄資料。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輕易拍照、錄音、攝影,以及上傳資料,大大降低參與的門檻。

經過十餘年的運行,監控生態狀況、記錄外來入侵種等方面,iNaturalist 已經證明很多事。林政道副教授認為,生態保育不求追逐流行,應該講究細水長流,更希望每一年都有新血加入,每個地方都有在地的參與者。愈多人對生態感興趣,也愈有利於保育事業 。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