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音樂的結構與愛樂的腦

105/12/08 瀏覽次數 5667

音樂為何讓人百聽不厭、深深沉浸其中?關於音樂引發情緒的原理,歷代哲人已經提出了各種觀點,而近年的腦科學研究則指出,樂曲結構中有鋪梗的段落,讓聽眾期待接下來的主題。對於音樂進行的強烈期待,會影響接下來被音樂感動的程度,這樣的歷程與腦中的酬賞系統密切相關。

音樂認知的基本架構,是由作曲家李歐納德.邁耶爾(Leonard B. Meyer),在 1956 年出版的《音樂的情感與意義》一書所奠定。他提到音樂所能撩撥的許多情緒,都是來自於聽眾的期待。蔡振家教授特別為我們剖析音樂結構,如何在我們的大腦中,產生喜愛的感覺。

講演綱要(撰文|高英哲)

十九世紀的音樂教育家徹爾尼(Carl Czerny)曾說,作曲家要特別留意「主題」重新出現的時候,在這之前應該精心安排一段特別美的段落,引導聽眾注意。這跟前一講陳學志老師提到,笑點出來之前需要先鋪陳的道理不謀而合:主歌負責鋪陳,副歌則具有失諧因素,只是最後產生的效果,通常不是引人發笑,而是手心出汗,皮膚導電性增加等等「生理喚起」的反應。

副歌是流行歌曲的核心,因此作曲家會把最動聽的旋律放在副歌,主歌則負責敘述情境並醞釀情緒,好讓副歌掀起高潮。在主歌轉入副歌的時候,有很多技法可以醞釀情緒,比方說張惠妹〈聽海〉的提示性鼓點, A-Lin 〈給我一個理由忘記〉的上行弦樂,以及周杰倫〈青花瓷〉的下行撥奏,都是運用「填音」的技法;另外也可以用「速度變慢」(例:梁靜茹〈崇拜〉)、「唱長高音」(例:梁靜茹〈勇氣〉、黃小琥〈不只是朋友〉)等等技法,達到提示即將進入副歌的效果。

我們根據邁耶爾的觀點,就音樂的聲響、詞彙跟句子等等層次,分析流行歌曲的結構。層次愈是完整,其意涵就愈加鮮明,顯示音樂的整體特性,並非各個組成部分單純相加起來而已。再仔細研究歌詞內容,如何隨著主歌及副歌的段落而變化,就能歸納出五大類型:

  1. 問答型:以孫燕姿〈我不難過〉為例,主歌有「這樣子單方面的守候 還能多久?」的問句,副歌有「是我沒有 陪在你身邊 當你寂寞時候」的答句。
  2. 決定型:以曹格〈背叛〉為例,主歌有「我一直不願再去猜」的鋪敘,副歌有「把手放開 不問一句 Say goodbye」的決定。
  3. 點評型:以陳淑樺〈滾滾紅塵〉為例,主歌有「紅塵中的情緣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的描述,副歌有「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的點評。
  4. 外內型:以楊宗緯〈洋蔥〉為例,主歌有「最角落裡的我 笑得多合群」的外在描述,副歌有「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剝開我的心」的內心剖析。
  5. 今昔型:以林俊傑〈記得〉為例,主歌有「在天黑了以後」的現在式,副歌有「當初那些溫柔」的過去式。


無論是哪種類型,這些歌詞的敘事結構,基本上都遵循約瑟夫.坎貝爾(Jiseph Campbell)提出的英雄歷程理論:主角從平凡生活裡產生奇遇,經過冒險的旅程,打倒黑暗的大魔王,化險為夷並獲得寶物之後,最終回歸到平凡生活裡。張惠妹的〈勇敢〉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主歌描述黑夜的寂靜與冰冷,副歌就道出強裝勇敢的壓抑心情。我們也可以在《天鵝湖》之類的古典音樂作品裡,發現同樣的架構。看來音樂的運作原理不但古今皆然,跟笑話以及故事等等也是殊途同歸,訴諸的都是人類的心理作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