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重溫2012(五):地震都在下班後?

102/02/21 瀏覽次數 12972
自1901至2006年,台灣地區共有97次災情較嚴重的地震災害,如果不論災情,台灣位於板塊交界帶,大小地震是家常便飯,在台灣人心中,或許頻繁的地震就像「黃鼠狼拜年」令人畏懼。郭鎧紋博士是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從台大地質系求學到多年的地震研究工作,經驗豐富的他由淺入深地介紹地震原理和近代趨勢,也探討多年觀察下來的有趣問題。
 
地震與原子彈釋放能量比一比
 
常常聽到地震幾級、規模多少,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其實幾「級」指的是地震強度,各地隨著距離震源遠近不一,感受到的強度也不一樣,因此同一個地震在不同地方會有不一樣的強度。但是規模指的是這個地震本身所釋放的能量大小,因此同一個地震的規模不會因地而異。
 
地震規模有不同的算法,因此有的時候會看到同一個地震有不同的規模紀錄。比較常見的是「矩規模」和「芮氏規模」,前者是依照地震的破裂面大小來計算,後者是從最大振幅的測量來計算。
 
從地震釋放能量的觀點來看,芮氏規模6.2的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顆原子彈,芮氏規模8.2的地震就相當於1,024顆原子彈,規模每增加0.2,能量就會增加1倍。
 
全球地震趨勢
 
隨著監測技術進步,1900年以後芮氏規模7.0以上的地震都不會遺漏,因此根據近一百多年來的紀錄,發現每年全球大約有17個規模7以上的地震。
 
全球規模8以上平均每年有1個,有時候某一年沒有芮氏規模8.0以上的地震,有時候1年卻來了兩個以上。如果統計每年全球所有的地震釋放的能量總和,平均大約等於1個芮氏規模8.3的地震。
 
1965年以後的近40年,全球的大地震比較少,進入平緩時期,直到2004南亞大海嘯造成28萬人死亡,舉世震驚。加上當時正是歐洲國家的聖誕假期,許多歐洲人到南亞度假,北歐國家在南亞大海嘯當中喪生的國民平均有4,000人。
 
在南亞大海嘯之前,研究海嘯的專家少之又少,因為近幾十年來國際上嚴重的海嘯事件不多,直到南亞大海嘯之後才有新的研究趨勢。
 
迷思一:台灣的地震都在下班時發生?
 
有一天我晚上值班的時候,龜山島連續發生5個地震,後來我們注意到1件事情,台灣地過去20年來規模6以上的地震共有19個發生在正常上班時間,61個發生在半夜或假日,在下班時間發生重大地震的機率竟是上班時間的3.5倍,怎麼會這樣?
 
但讓我們再想想,周休二日和國定假日約佔1年的1/3,上班日只有2/3,一天上班的時間算八小時要再乘上1/3,這樣平均每年只有2/9的時間在上班,下班時間是7/9,兩者相除竟然真的是3.5!可見這傳言只是庸人自擾。
 
迷思二:鄰國發生地震 代表台灣接著也會發生地震?
 
一般民眾可能認為日本發生強震之後,台灣很可能也受到影響而發生大地震,這是真的嗎?日本東部的地震,起因侷限於北美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作用,與台灣距離2,500公里,就算在相近的時間點發生地震,也只是巧合。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是地球上地震發生最頻繁的區域,台灣的地震與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有關,和太平洋海板塊並沒有直接關係。世界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深度達10,911公尺,將菲律賓海板塊與太平洋海板塊隔開來,因此台灣與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地震較不會有連動的效果。
 
而中國大陸時常發生地震的西南一帶,為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雖然汶川地震的斷層破裂面長達三百多公里,但是距離台灣仍有幾千公里的距離,因此並不會影響台灣發生地震。
 
如果擔心地震災害的連動影響,我們可以先去了解這些事件背後的原理。平時就做好防震準備,並且理性面對天災,才能避免聽信謠言,造成非必要的恐慌。(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