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是臺灣海岸邊存在的自然風景,臺灣人對其並不陌生。有趣的是,近年追求「淨零排放」的風潮中,紅樹林也有一席之地。究竟兩者有什麼關係呢?
臺南四草紅樹林。圖片來源: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提供
介於陸地與大海之間的緩衝區
任職於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是紅樹林與濕地的專家。他解釋,紅樹林不是某個物種,而是多種植物的統稱,它們都能適應鹽度較高,潮起潮落的海岸環境,並且以紅樹林樹木為基礎,形成眾多生物棲息的生態系。
每種生物生活的環境,都有其合適的鹽度範圍。一般樹木習慣低鹽度的陸地,無法在海水能抵達的地區生存。
紅樹林能忍受鹽分,便不用與其他樹木競爭,能立於特殊棲位,成為海洋生態系的樹林。紅樹林一如陸地上的森林,對小生物有遮蔭效果,外面狂風暴雨時可作為庇護所,地面累積的養分可以滋養許多生物,支持生物多樣性。
生長於海邊的紅樹林,也成為海洋與陸地之間的緩衝區。林幸助教授表示,紅樹林具有重要的護堤效果。例如 2004 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大海嘯時,有紅樹林保護的海岸環境,死傷普遍更加輕微。平時面對大海不間斷的衝擊,紅樹林作為「軟性堤防」,持續守護海岸線免於侵蝕,對人類相當有利。
在鹽分地帶,也能造林固碳
紅樹林和減碳有什麼關係?假如把紅樹林想成森林,聰明的讀者或許馬上能聯想到,概念類似陸地生態系的植樹造林。
林幸助教授指出,臺灣目前大約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森林,加上人口眾多,很難在內陸尋找足夠的造林地點。相比之下,臺灣過往開發海岸的過程中摧毀大量紅樹林,建設不少魚塭、鹽田;隨著產業變遷,如今廢棄的相關場地,都有機會在人為經營下,回復為紅樹林環境。
陸地森林與紅樹林,都可以作為儲存二氧化碳的「碳匯」,只是陸地的植物稱為「綠碳」,海洋則歸為「藍碳」。兩者同樣是自然碳匯,與陸地森林相比,紅樹林在固碳方面有其優點。
樹木的固碳,主要來自吸收大氣中的碳變成樹幹,以及枯枝落葉形成底土,不再回到大氣。紅樹林環境的鹽度較高,有機物分解較慢,比陸地森林的碳循環速度更慢。
可以想像為,被海水圍繞的木質沉船,經過漫長的時間後依然保持完整的結構,一旦被打撈上岸,很快就會分解。紅樹林及其周遭生物的固碳效果,概念便類似長期處於海水中的沉船木頭。
固碳計畫還要考慮時間。林幸助教授指出,一棵樹長大所需的時間,紅樹林是 3 到 5 年,陸地森林大概要 20 年。因此紅樹林耗費更短的時間,便能達成同樣的效果。假如想透過造林實現目標,同一個期限之下,陸地森林要提早好幾年前置準備。
林幸助教授也補充,紅樹林還有另一優點,那就是所處的鹹水環境會抑制能產生甲烷的微生物。二氧化碳以外,甲烷也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所以減低甲烷產量,也有助於減碳。
高雄中都濕地公園—— 2011 年復育有成的紅樹林。圖片來源: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提供
紅樹林受人影響,也需要人的經營參與
考慮臺灣的現狀,理想上,經營紅樹林可以實現多個目標。固碳以外,紅樹林能滋養眾多生物,補充漁業資源(例如紅蟳),維護水質,又可以穩固海岸環境,以免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海岸侵蝕等負面影響。從國家政策到地方居民,都能夠受益。
然而,實際狀況沒有那麼單純。有時候紅樹林也會阻礙排水,對人類造成災害。紅樹林並非總是好的,一旦產生危害,也必須處理。林幸助教授提到,例如臺灣北部的關渡,之前由於法規限制過於僵化,無法處理失控的紅樹林。最近轉換監管的法律以後,由完全禁止人為介入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改為《濕地保育法》以後,才有機會改善問題。
另一大問題則是污染。紅樹林的鹹水環境,本來能抑制生產甲烷的微生物。但是如果有大量高養分的水進入,稀釋環境的鹽度,紅樹林本身也會生產更多溫室氣體,與減碳的方向背道而馳。
重要的是,紅樹林並非單獨存在,而是環境整體的一部分,內陸的變化會深刻影響海岸。林幸助教授舉例,人類在臺南內陸興建的曾文水庫,影響入海的泥沙量,也連帶導致海岸侵蝕。和人類佈置的消波塊等固定設施相比,活生生的紅樹林長期下來會隨著海面移動,海平面上升便向後退,河口泥沙堆積下則能向前進。環境會變化,紅樹林的人為經營也該順應時勢。
經營紅樹林碳匯,已經有明確指引
紅樹林中的海茄苳。圖片來源: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提供
林幸助教授認為,臺灣目前存在不少適合紅樹林生長的空間,尤其是西南沿海。臺灣原本有 6 個本土物種,現在只剩 4 種,主要是生長於北部的水筆仔,以及南部的海茄苳。不同樹種喜歡的環境條件有別,氣溫上升後,海茄苳會向北擴散。因此若要人為造林,不可忽視氣候條件的變化。
大費周章造紅樹林的意義是什麼?再怎麼減碳,人類生活不可能完全不排碳,因此若想「淨零」,不能只減碳,還要加上更多固碳的數值。林幸助教授指出,估計一年每一公頃,水筆仔可以固碳 25 公噸,海茄苳則是 15 公噸。掌握各項數字與條件,就能計算需要多少種植面積,花費多少預算與時間。
林幸助教授表示,他的團隊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指引,已經完成藍碳碳匯的減量方法學。如果經由環境部審查通過,即可作為企業使用的依據,後續認養紅樹林的栽培、維護,以及監測。有聲音質疑這是否會成為牟利手段,不過林幸助教授認為,栽培與維護紅樹林的成本很高,大概只有大企業有辦法投入,也不太可能藉此賺錢。
耕耘基礎科學到引領世界趨勢
紅樹林以外,常見的海草床和潮汐鹽沼也能作為藍碳碳匯,操作有 IPCC 的明確指引。臺灣的鹽沼面積相當小,不過海草床不小,有潛在的利用價值。另外,全球海洋生態系中,昆布等海藻的生物量不小,可惜缺乏底土,目前還沒有理想的方法評估其固碳效果,所以仍無法被普遍納入藍碳碳匯的計畫。
近來氣候變遷議題當道,藍碳算是趕流行的新玩意嗎?林幸助教授解釋,他超過 30 年的研究生涯持續關注紅樹林,藍碳雖然是 2009 年才誕生的新名詞,其實對他而言,藍碳衍伸自生態學中很基本的「基礎生產力」(primary production),還是研究同樣的題材,只是有新的應用方向。曾經被貶抑沒有前途的領域,如今已經開創出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