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奇縫高手–縫紉機

103/02/06 瀏覽次數 18935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首〈遊子吟〉,現代人大都能朗朗上口,但是不妨試著勾勒詩中的畫面—母親必須僅用一根針、一團線就要縫製出全家人的衣服!這在現今成衣泛濫的時代看來,是不是令人難以置信呢?不過,在縫紉機尚未發明前,依賴簡單的一針一線手工縫製衣服,對當時的人可是習以為常的事!‭

手工縫紉是一門超過2萬年的藝術,人類在遠古時期就把兩塊毛皮用帶尖的工具拼接在一起來蔽體和禦寒。最早的縫紉針由骨頭或動物的角做成,針的出現使得線能輕易穿過布並來回縫合,使縫紉的過程簡單化。之後經過很長的時間,雖然布料、針、線等不斷更新,手工縫製的方法卻一直沒有變化。

18世紀歐洲掀起工業革命的高潮,隨之迫切要求縫製的機械化,各種縫製機械應運而生。隨著機械化的實現,越來越有效率的縫紉機終於替代了手工縫製,大大提高了紡織和製衣產業的生產效率。

縫紉機是一種供縫紉用的機器,機針上裝著線,把布幅放在針下,可以進行縫紉工作。本文從縫紉機的歷史做一回顧與整理,從縫紉機發明背後的有趣故事與夢想,可進而理解到工業革命後,它對人類社會與財經的改善與衝擊。

科學史上著名的夢

說到縫紉機,勝家(Singer)就像是縫紉機的代名詞。但其實縫紉機的發明可追溯到1790年,當時英國人湯馬斯‧聖特(Thomas Saint)為提高製鞋的生產效率,設計了一臺能用以縫製靴子上皮革跟帆布的手搖縫紉機,第一臺縫紉機就此問世。這臺縫紉機用木材做機體,部分零件用金屬材料製造,雖然粗陋、笨重又不實用,但它開啟了縫紉機發明的大門。

到了1830年,法國有位手工裁縫師蒂莫尼埃(Barthelemy Thimonnier)一直夢想運用機器取代人工裁縫刺繡。經過苦心的研發,他終於推出一臺比較實用的縫紉機,機身部分使用木頭,類似刺繡用的鉤針則裝在上面。

當時,法國進軍阿爾及利亞,需要大批軍服,蒂莫尼埃就接獲大筆訂單。然而,一群手工裁縫師深恐飯碗不保,於是衝進他的工廠,搗毀所有縫紉機,並燒掉整個工廠,蒂莫尼埃也差點因為自己的發明被殺,這是工業革命的一段插曲。工藝進步雖然創造了商機,卻影響了許多人的生計。

蒂莫尼埃的機器其實效率並不高,因為當時人們認為縫紉針穿線的洞,就是要開在與針尖相反的一頭(就像手工縫針一樣),如此當針穿過布料的時候,線最後才穿過。對手工縫紉來說這不是問題,但工業化的縫紉機卻要讓線先穿過布料。

到了1840年,美國人埃利亞斯‧豪爾(Elias Howe)嘗試把縫紉機的針孔放在針柄的中間,但還是途勞無功。豪爾每天苦思改良的方式,相傳有一天他夢見一群野蠻人捉住他,還用長矛恐嚇,他雖然充滿恐懼,卻發現行刑者手持長矛的尖頭上有個形狀如眼睛的洞。這個夢啟發了他把縫紉機針的針孔開在靠近針的尖端處,再配合飛梭來鎖線。終於,在1846年發明了一種每分鐘可縫250針,相當於幾個熟練手工裁縫師的縫紉機。

有趣的是,科學史上有幾個推動人類歷史進步的發現跟夢有關,豪爾的這個夢就是其中之一!

豪爾的發明雖然速度快,但並不暢銷,因為還有一些問題。主要是這種縫紉機所裝的梭子在做圓周運動時,時常會使線纏繞在一起,造成水平放置的針無法工作。而且如同當時大多數機器一樣,這種機器必須使用手拉柄來帶動,這樣就會造成工人必須空出一隻手來操作手拉柄,以至於工作效率低落。

實用的家用縫紉機誕生

一直到1853年,伊薩克‧勝家(Issac Singer)改良豪爾的機器,在老式機器的基礎上做了簡單卻重要的改進。例如,讓縫紉針進行上下運動而非水平運動;採用類似手紡車上的腳踏裝置代替手拉柄,由一個腳踏板帶動輪子和整個縫紉機運動,如此一來,工人雙手就可以自由地操作而更有效率,第一部真正實用的家用縫紉機就此誕生!這種操作簡單的機器,為家庭以及工業化的作業流程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縫紉機的發明與改進並沒有就此止步,進入20世紀後,電動機發明,於是又推出了電動機驅動的縫紉機。隨著電動縫紉機問世,傳統的人力縫紉機因需要消耗很多腳力踩踏板驅動針頭,不太符合人體工學,速度也落後於電動縫紉機,因此逐漸式微。

另外,縫紉機也逐步增加了刺繡、加固、釘紐扣、鎖紐孔等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伴隨著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促使製衣專業化、機械化,又出現了如拷邊機、鎖紐孔機、釘紐扣機等專用縫紉機,使作業分工更加細緻,大大提高了服裝製造的效率和產品品質。

對後世深遠的影響

縫紉產業的改變可歸功於勝家改良了縫紉機的功能,但勝家縫紉機對後世的影響還不只是帶動服裝製造業起飛而已,它還在加盟業、催生成衣業、分期付款制與消費市場上,帶來深遠的影響!

勝家以貸款所得40美元為資本,於1853年成立勝家縫紉機公司(The Singer Sewing Machine Company),並用很短的時間製造出他所改良的新式縫紉機。第一臺縫紉機在紐約市工廠誕生,新產品上市後吸引很多人,並在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得到金牌獎。

但是,勝家縫紉機早期的銷路無法順利打開,主要原因是昂貴的售價–美金100元–使顧客望而卻步。但足智多謀的勝家想到一個非常有創意的點子,並且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分期付款」制度!

西元1856年,勝家提出了歷史上第一個分期付款的辦法,讓普通人也能夠負擔縫紉機的昂貴價格。顧客只要先付5美元,就可把縫紉機帶回家,然後以每個月5美金慢慢付清餘款。這一做法大幅提高了縫紉機的銷售量,順利讓縫紉機走進千萬家庭中。

1865年,為了有效率地推廣縫紉機業務,增加競爭力,勝家在全美各地授權給特約經銷店,利用租賃或販賣的方式把縫紉機出租或銷售給消費者,而經銷店必須負責展示、操作、維修勝家所租售出去的縫紉機。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快速地把新機種推廣於市場上,又可節省公司開店、僱用業務及技術人員的成本。很快地,勝家就雄霸了美國市場,也因此勝家縫紉機公司被公認為歷史上加盟系統的始祖。

馬達發明後,勝家公司於1889年又發明了電動縫紉機,更開創了縫紉機工業的新紀元。到了1905年,幾乎所有美國人都開始使用這種電動機器來縫紉衣服。勝家公司也在1908年設立勝家縫紉機的總部大樓,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樓高187米,建成後曾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樓,由此可以想見當時的盛況。

勝家的縫紉機有兩個重要影響。首先,它催生了成衣製造業;其次,勝家是全世界第一個允許客戶使用分期付款方式的公司,西元1856年的「分期付款」策略,讓客戶能以很輕鬆的方式擁有實用的縫紉機。這辦法非常受到民眾的歡迎,銷售業績蒸蒸日上,也開啟「分期付款」制的先河。

綜合說來,勝家不僅在工業上有貢獻,在財經史上更有傲人的創意—「分期付款」制度,受惠的不止資本家的口袋,嘉惠了無數的人們,也打開了產品的銷路。當然,這類紡織史上的巨變免不了也會影響其他勞工的生計,這又是另一段故事。

縫紉機在臺灣

臺灣縫紉機產業創始於日據時代,張深耕先生於西元1936年在臺中設立了勝美縫紉機商會,並於1941‭ ‬年在臺中大雅鄉創設了臺灣第一家縫紉機製造工廠—中國縫紉機有限公司,開啟了臺灣縫紉機工業的濫觴。

1950‭ ‬年初,臺灣縫紉機還是以進口為主,縫紉機產業主要生產一些非重要性的零配件供維修用。於1957年開始向國際市場出口,先後銷往英國、韓國、泰國、伊朗等地區。

1963年起,美商與日商為了謀求海外發展,縫紉機產業陸陸續續來臺設立工廠,美國勝家縫紉機就在這一年來臺,條件是零件必須向國內工廠購買,並做技術移轉。這做法引起一向和日本合作的國內業者抗議,認為政府聯合外商打擊本地縫紉機工業。然而在打破日本技術壟斷之後,臺灣製縫紉機的產量和品質因而更為進步,不但成為主要出口產品,也變成出嫁女兒們的必備嫁妝。

而國內生產腳踏式縫紉機的最盛時期與政府政策有相當的關係。1972年,時任省主席的謝東閔提倡嫁妝「一機二箱」(縫紉機、救護箱及工具箱),縫紉機廠商就配合政府政策大增產量,是國內縫紉機量產的高峰期。

從家人的衣服到被單、桌巾、窗簾等,都是媽媽用縫紉機裁縫的。當時不管是小孩的衣服、家裡的窗簾、桌巾、爸爸的西裝褲等,都是媽媽踩著腳踏式縫紉機縫製出來的,從來不會看見同樣的洋裝出現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而且除了可以縫補家中老小的衣褲外,還可以做為代工生財持家的利器,稱得上是創造臺灣經濟奇蹟的工具。

1980‭ ‬年之後,企業已經能生產工業用的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等縫紉機,家庭用縫紉機平均每年出口超過300‭ ‬萬臺,臺灣成為世界上縫紉機生產及外銷王國。至2000‭ ‬年左右,臺灣縫紉機產業大部分外移至中國、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生產、出口,如今已不復當年盛況。

紡織業在貿易上為臺灣創造了無數的業績,因此縫紉機對臺灣的工業、對外貿易、經濟發展及國際知名度都有難以磨滅的貢獻。它也見證了臺灣女子的青春歲月與孩子們的成長歷程,道盡媽媽對家人綿綿不絕的愛。

時代的巨輪不斷地轉動,早期的服裝縫紉需以手工完成,是時間及勞力的成果。縫紉機的出現改變了數千年來婦女一針一線慢慢縫製衣服的工序,不僅省時、省力,還可以彌補手工技術不易掌握的缺點,可說是服裝由手工轉為工業化量產的里程碑。

隨著科技的逐漸演變,縫紉機從最早期的手搖式、腳踏式,到現今的電動及電腦式,成衣工廠裡的縫紉機都是結合電腦晶片及電子控制來生產訂製的服飾,為家庭以及工業化的作業流程帶來革命性的轉變。如果沒有縫紉機的發明,可能就無法享受物美價廉的成衣了。
‭ ‬
這麼一部有創意、有夢想、有財經貢獻的機器,該如何讓民眾了解其歷史意義呢?這時博物館典藏或展示的相關文物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這些典藏品或展示品可以讓民眾一探當年縫紉機的實際樣貌,真實感受縫紉機在歷史上的地位。

早期的縫紉機由手搖式演進到腳踏式,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就典藏了一臺手搖式縫紉機,館內的「臺灣工業史蹟館」常設展出一臺腳踏式縫紉機。腳踏式縫紉機與手搖式縫紉機的車縫構造很類似,惟手搖式縫紉機相當迷你。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所典藏的這臺手搖式縫紉機,長約18公分,寬約11公分,高約19公分,非常精巧,梭子尚留有線軸,擺設方向與現代的電動縫紉機不同。整體結構可分為機身和底座兩部分,機身用鑄鐵製造,呈黑色,機身的右方有轉盤,轉盤上有一個把手。使用時先把縫針扎下衣布,右手再轉動機器上的轉盤,縫針會隨著上下移動,左手就控制布,為了不讓車縫線偏差,需要技巧來控制左右手的應用。底座是木質,並附送蓋箱能隨身攜帶,蓋箱是鐵質,其底也是木質。

在物換星移的時空中,古董縫紉機縱然古舊斑駁、漆落色褪,但一針一線、一縫一織在當年轉動出生生不息的活力,成就出機械代替手工的成衣發展。而其精緻圓滑的鋼鐵外型,搭配木質獨有的溫暖厚實質感,記錄的不只是一種懷舊情調,也是成長及社會變遷的過程,讓我們彷彿可以聽到「喀嘍喀嘍」的縫紉機聲穿越時光隧道,體驗這優雅而深具歷史意義的樂章!

深度閱讀
  1. 朱雅麗、何雋(民95)改變世界的100項發明與發現,頁124,明天國際圖書有限公司,新北市。
  2. 呂紹鄂(民73)探尋發明天地-科學尋根叢書,頁13-28,文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臺北。
  3. 倚天圖文工作室(主編)(民96)科學史上100個偉大發明,頁225-227,明天國際圖書有限公司,新北市。
  4. 蔡文婷(民81)尋找工業「傳家寶」,載:光華雜誌中英對照知識庫,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