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知多少:個人、社區與環境安全:台灣安全社會的憧憬

103/09/11 瀏覽次數 8051
人是社會的動物,處處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隨著都市的擴張、發展與複雜化,再加上都市社會與文化的匿名性(anonymity),也就是人們擁擠地住在都市中,但彼此非常陌生,這樣的結果往往使得城市環境成為犯罪的溫床。對於環境安全的問題與維護,是本次科普犯罪專題的報導重點。

環境安全專題從個人及社區環境兩大層面進行介紹。個人層面分別介紹婦女安全及居家安全防護兩個主題。婦女安全問題一直是環境安全的重要議題,本專題除了探討〈都市為了妳-公共空間設計預防犯罪〉,也討論〈校外女生宿舍安全知多少?〉的議題;居家安全層面則介紹如何〈「境」善盡美─防竊從身邊做起〉,使人安心居住是論述的重點。至於社區環境層面則包含〈社區動起來,聯手拚治安〉以及〈破「瘡」,創造友善環境〉兩篇報導。以下將逐篇介紹:

個人與環境安全

婦女由於體力及身型大半不如男性,再加上父權社會下,婦女在文化與地位上的弱勢,使得婦女安全維護一直是犯罪防治的重點。對此,〈都市為了妳-公共空間設計預防犯罪〉一文,主要介紹生活中有哪些空間對婦女尤其危險,並且呼籲在設計公共空間時,應納入女性使用者的經驗,才能達到保障公共空間安全的效果。

除了公共空間對婦女的安全性外,女大學生外宿問題近年來備受矚目。〈校外女生宿舍安全知多少?〉一文,解析犯罪者作案前的理性考量,再對症下藥,提出警察、學校及個人應注意的預防措施,以有效降低外宿女大學生居住風險。

除了婦女安全是政府犯罪防制的重點外,根據警政署統計,歷年全般刑案以竊盜犯罪比例最高。因此,〈「境」善盡美─防竊從身邊做起〉報導一方面分析竊盗犯作案前考量的各種情境要素,另一方面也根據犯罪情境提出相應預防對策。
 
社區與環境安全

然而,環境安全的維護除了消極地做好居家安全措施之外,更需要居民積極投入社區治安的工作。〈社區動起來,聯手拚治安〉強調社區環境安全可以收到良性循環的效果,提供居民安全感與歸屬感,從而促進居民更願意為社區環境改善付出心力。

此外,台灣有不少公共設施,缺乏經費管理與維護而遭棄置,成為治安死角。〈破「瘡」,創造友善環境〉一文從「破窗理論」出發,闡明社區內荒廢雜亂的場所,會引發更多失序與破壞,進而影響到居民的人身安全與居住品質。如果能夠活化閒置空間,不僅可以增加居民的活動空間,更能減少社區危險角落,從而提高居住安全,促進地方發展。
 
這是一個智慧的時代,也是一個愚蠢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時代,也是一個愚蠢的時代。」是十九世紀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名著《雙城記》的開場白,也是當前社會,科技昌明,同時道德失序的最佳註腳。

上述各篇專文,在在強調個人及社區需要主動積極、隨時留意防範宵小,並且也提出了各種犯罪防衛的理論,藉由建築與空間設計,實施阻絕措施,加強犯罪防禦措施。公部門在公共空間加裝監視器、降低金融卡轉帳額度、建立全民指紋檔案,甚至監聽等手段,以強化社會控制。然而,這些防堵或防禦措施往往犧牲了人權,限制了人類數百年來好不容易努力爭取到的民主與自由。想藉由嚴刑重罰,人人彼此防衛監視的手法,只會使社會失去信任,也過度依賴他控,想要根本解決犯罪問題恐怕只是緣木求魚。

狄更斯以《雙城記》警告當時缺乏公平正義的英國社會。最後,作者寫道「我看見一座美麗的城市和一個極具智慧的民族從深淵中升起。…,在他們為爭取真正自由而奮鬥的過程中,我看見這時代的邪惡…,逐漸消失。」期許台灣人民擁有智慧,除了做好自己外,也要正視現有制度與權力失衡的問題,承認錯誤,共同建立一個公平正義、懂得彼此尊重、彼此信賴與分享的社會。狄更斯故事裡的憧憬,也是台灣社會的憧憬。(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7)

責任編輯:王曉玲|青少年團契輔導
審校:呂傑華|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
OPEN
回頂部